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人物访谈 > 自主品牌深陷危机 主编专家纵论突围之道

自主品牌深陷危机 主编专家纵论突围之道

大家车网 2011-08-18 18:27 来源:腾讯汽车

自主品牌深陷危机 主编专家纵论突围之道(3)

[导读]7月份销量数据显示,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首次跌破40%,库存增加,盈利困难。8月16日,腾讯汽车主编沙龙在北京举办了一场特别峰会,邀请7位主编和专家就自主品牌如何突围进行了深入讨论。

如果只是停留在口头层面。如果像比亚迪这样,已经真的喊出要技术为王了,但是新上的S6还是在抄袭,这说明就是假的,这就没有什么变化,我是这么看这个问题的。

主持人:刘老师您的看法呢。

刘世瑜(微博):我觉得后合资时代,只不过是概念上的一个炒作。现在来讲,我个人无所谓后合资时代,现在即便是提到合资自主的产品,他们的技术对整个市场来讲,我觉得影响并不是很大。举个例子,之前广本做理念,说能力会有多强,现在理念S1销量也就三千多辆,市场表现并不像以前想的那么乐观或者那么好,即便是合资自主品牌,也有一个消费者认知的过程。

自主品牌压力是与生俱来就有的,本身比合资品牌大得多。一个是消费者会拿有色眼镜看他们。再有一个,就跟合资的国际品牌一样,都是有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人家有了一百年,五十年,我们刚刚在走,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这个时候肯定走的路比他们更崎岖,更坎坷,这是必然的。目前这个市场,我觉得对自主品牌两方面看,压力比原来更大了。原来有政策的支持,或者说有些像比亚迪,F3打过来之后,感觉自己成功了,去年一棒子打下来,发现自己明白了,原来不是那么回事,只是一个外表很光鲜的现象而已,现在又重新来做,做S6,我们不说它的产品是抄袭也好,或者怎么样着也好,有没有本质的提升,但是最起码态度认识到了,因为已经跌过一次跟头了,再爬起来,就不会像以前跑得那么快了。总归要看看,我前面的路是不是平坦,是不是选对了路,都要看一看,态度上会有一个转变。

其他的自主品牌也是有这样一些,比如说像奇瑞,把分品牌的战略,多品牌的战略。现在转过头来又开始冷静思考,是不是这些品牌分得过于繁杂了,然后再重新整合,这些都是他们自主品牌,本身因为诞生的时候,已经决定他们要走的路会是一条很曲折的路。现在我们知道,一些合资品牌都有一个规划,比如说五年规划,丰田今年的境遇不是它去年一个质量门造成的,是五年前的规划就已经注定今年会遇到这个问题。而自主品牌就不是这样,自主品牌是过了今年看明年,顶多看后年怎么样,不会看大后年或者下一个阶段我们怎么发展的,现在看不到这一步,这也是一个发展遇到的问题,因为没有那个能力,只能预测我们明年大概会是什么情况,我的产品研发是什么样的。

刚才几位老师也提到了,他们的新产品,成功的车型已经老去,现在的替代车型还看不到踪影,不管是替代产品还是其他新产品,还是说到比亚迪,F3有了,创造一个辉煌。其他F0 、F6,包括现在F6,我们没有看到一个能够延续F3辉煌的产品,它也是产品上或者发展上遇到的问题,包括品牌上也是这样,没有宣传企业,我们汽车企业发展,要在市场成功必须是一个企业立的效应,既要有产品,又要品牌,还要有服务,等等等等,这个合力才能打造成你是一个成功的企业。自主品牌现在更多有什么呢?昙花一现似的,有一款成功的产品火了一段时间下去,然后再回头来思考,我去做品牌,怎么去做服务。这时候产品力又下去了,往往又是这种,没有一个企业力的效应,现在市场能够更让自主看清楚,怎么样打造企业力的效力,怎么更好规划自己未来得发展路子,我觉得从某一个方面来讲是一个好事,并不是代表它未来的生存状况是怎么样,只能一时状况压力大了,未来我想如果能够处理好,未来发展道路会更宽广。

主持人:刚刚几位老师都提到关于国家如何资助自主品牌这个问题,想问问张老师还有何老师,国家是不是应该给自主品牌一些支持?如果应该给的话,需要在哪些方面是比较有效的手段?

何醒言:刚才中午跟几个自主品牌的老总吃饭,也聊到这样的话题,他们现在很困惑一点,最主要的,我不知道前面几位聊到没有,最主要支持还是具体、明显的方向是怎么回事。我觉得支持不是内容保护,不是贸易保护。完全至于保护之下的产业发展,实际上是有限制的,而且它的竞争力体现不出来,应该去把我们的孩子放在跟这些所谓的狼、虎、豹放在一个圈中去竞争,应该适当保护。当它不具备生存能力的时候,适当保护,当一旦具备某种生存能力的时候,是应该让它竞争,这是一个前提。我们说的保护不是指贸易保护,完全通过贸易壁垒让人家进不来,而且现在不太可能了。

另外一个,从保护的角度来说,给所有企业,不管是自主品牌企业还是合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有一个相对明确的发展方向,这个东西我觉得需要有一个,我们中午跟老总吃饭的时候就聊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前一段时间跟科技部一起开会的时候,奇瑞的尹同耀建议就说,不管什么样的方向,给一个具体的、明确的,让大家劲儿往这一个地方去使。比如说产业研究政策方面,不管小到消费政策,还是大到国家在未来能源替代方案的政策,最起码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而方向不明确,造成很多企业,大过于市场实际,做了很多工作并不是让市场融进来,为了迎合某个政策需要做的这些工作。而这些工作从他们自己内部的判断来说,也并不是他们考虑到自己企业发展的实际。所以这个就很要命,现在从企业来说,我们的产业政策制订不管是保护也好,鼓励也好,支持也好还是限制也好,都不具体。没有细则,都是务虚。你说支持也是支持的,你说鼓励也鼓励了,你说哪种方向也都行。但是有没有一个很具体的细则?现在好像没有。我觉得应该更多以细则来替代喊口号似的,书写标语似的这种所谓的跟公众,很虚无。

1 2 3 4 5 6 7 8

责任编辑: 吴舟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