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人物访谈 > 自主品牌深陷危机 主编专家纵论突围之道

自主品牌深陷危机 主编专家纵论突围之道

大家车网 2011-08-18 18:27 来源:腾讯汽车

自主品牌深陷危机 主编专家纵论突围之道(2)

[导读]7月份销量数据显示,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首次跌破40%,库存增加,盈利困难。8月16日,腾讯汽车主编沙龙在北京举办了一场特别峰会,邀请7位主编和专家就自主品牌如何突围进行了深入讨论。

再有一个,还有一个大的宏观,我们分析一下,投资市场极其坏,中国人的投资没有,原来买房可以投资,现在投不了了,现在各种投资都解决不了。需求一定要爆发出来,买好车过渡。这是一个最简单,最易行,最让外界看不见的消费,它必然对自主品牌产生很大影响。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地方政策,比如说北京,北京自主品牌要推出京城,甚至亚视发过来信息80%自主品牌亏损这也是事实,但是造成的根源不是需求问题也不是市场问题,更不是市场经济。刚才我说需求非常大,是因为北京治堵方案要求外地在京常住的704万人,你要想买车,可以,提供五年社保证明,提供五年的纳税证明。我认为这两个坎一限,对消费者来说,这比宪法都难,很难达到标准。头几个五年社保,因为过去社保经济意识不强,没交过社保,你非得让提供社保,提供不了。再一个五年纳税证明,你搞生意的可以提供出来,说我就在北京就业,在中关村就业,在腾讯网就业,哪有纳税证明?我觉得政府是想当然下这么一条命令,必然要使704人买自主品牌的人群必然就放弃。不是说你想市场经济,想什么,并不是,根本解决不了。你再优惠,优惠一辆车两万块钱也没人买,我觉得这个政府得考虑了,你这个政策不能这么着。比如说北京远郊区县都喊苦了,为什么?本来城里的居民常住人口可以买车到怀柔密云渡假,现在渡不了,车不让用,买不了。这个政策对城市里边可以限,但是对北京远郊区县,农村本身家里需要自主品牌经济型车来活跃社会,活跃经济,你再给限制了。

我觉得很多政策,中国一刀切的必然结果就是今天这个结果。所以自主品牌我认为不存在危机问题,而是存在舆论、政策和各个方面对它都不利,它必然出现这种问题。

主持人:现在自主品牌的库存状况究竟怎么样?

苏晖:库存非常大,别的地方我不敢说,至少北京库存非常大。三个因素造成的,第一,厂家对2011年预测过于乐观,产销量过大,他们也没想到,我们也没想到,任何人都没想到北京今年实施治堵方案,这一下麻烦了,麻烦大了。

第二,这是治堵政策造成的,治赌政策700多万的外地常住人口不能买,买不了车了,几乎就买不了。

第三,舆论。各种舆论对自主品牌非常不利,必然使一些消费者放弃,不是说北京有钱了我赶紧买好车,我认为这还不是主要,主要还是心态问题。我说现在中国的汽车市场,至少现在心态市场,心态取决于市场好坏,而不是政策,也不是购买力问题,潜力在那儿,购买力都在那儿。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涨,我觉得这个库存非常大,主要原因还是制造商过于乐观。

再一个,自主金牌销售整个市场一下滑以后,必然形成一个积压,这是毫无疑问的。

主持人:现在有一个名词叫后合资时代,中国汽车市场上有很多合资企业做合资自主品牌,或者产品下探比较低端的细分市场。这种现象出现之后,是不是说明合资和自主品牌竞争格局已经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改变?是不是自主品牌以后它的日子会越来越不好过?

武卫强(微博):合资品牌价格下探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竞争的加剧肯定希望占领更多的市场,对自主品牌的压力一定会。但是就此说,其实没有改变,因为只是一个量的问题。我认为这个格局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改变,自主品牌也有一些车型上探到合资品牌原来的价格区间里边去了。所以,未来自主品牌的日子会不会越来越不好过?我觉得这个问题可能还是第一个问题,关于目前自主品牌面临的危机的问题,我认为就生存而言,自主品牌没有危机,谈不上危机。我们看到整体量下滑,刚才两位老师分析得很清楚了,这是客观原因存在,也有除了看到比亚迪比较明显下降,但是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比如说像长城、江淮、海马、长安,这些企业今年上半年的表现还是不错的。

所以我认为生存上不存在危机。但是发展存在问题。这是因为目前过去十年来,自主品牌目前发展的状态,如果从几个角度来考量的话,是没有什么质的变化。比如说我们的研发实力,从这一点上讲,这两年的变化大家都在努力希望再做一些东西,但是从实际上来讲,并没有在技术方面有多大的突破,或者从品牌的转变方面来讲,有些大家都希望在更高端,希望在价差上从品牌议价上获得更多的收益,但是从目前来看,这块的努力,整体成功的表现也没有发生质的变化。或者说有些甚至失败了。

第三个,从整个消费环境来讲,我们在自主品牌策略制订方面,实际上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国家战略。也就是说,甚至很多政策出台的时候,是打压自主品牌的。在战略上,从政策上也没有什么质的变化。从这些方面,我认为自主品牌发展角度而言是存在危机的,但是从生存来讲目前不存在危机。也就是说,回答第三个问题,未来自主品牌的日子是越来越不好过?这是一个存在变数的。刚才谈到了,如果我们国家真的在政策上意识到现在的问题了,能够有一个支持自主品牌发展的国家战略,比如说像韩国,像日本,协会一些功能发挥得很好,也有可能变化。

我们做品牌真的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开始认认真真去做研发。比如说比亚迪过去两年,现在也开始要谈什么技术了。要谈内功了,如果真的能发生变化,我还了解,像长安这样的企业,他们研发投入很多。现在有三千人到五千人,所有实验室都建立起来,但是产品还没有出来,明年有五款车型。这些变化如果自主品牌真的意识到问题,的确做了一些努力,本身也会发生一些变化。这个日子就会好起来。但是如果都像今天我们看到的现状,比如说像吉利,研发喊那么多年,赵福全喊得最多,是一个明星的研发人员,但实际上并没有做什么,并没有什么真正上价的车型,这样就存在问题了。

1 2 3 4 5 6 7 8

责任编辑: 吴舟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