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2-09-14 09:48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2012年自主品牌销售情况(二)
自主品牌止跌路漫漫
据中汽协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今年8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44.41万辆,虽然比上月增长7.9%,比上年同期增长9%,但是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6.4%,占有率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
从历史数据来看,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8月份应比7月有明显回升,而今年8月继续呈现下降状态。这说明了什么?自主品牌未来之路在哪里?似乎自主品牌在面对着这个老问题时,依旧无解。
9月9日,以“提升创新能力,壮大自主品牌”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花都)汽车论坛”(以下简称“花都论坛”)在广州举行,试图从根本上探讨自主品牌面临困境的原因,如何才能让自主品牌扭转市场颓势。业内人士指出,自主品牌与跨国车企相比,虽然在技术上与品牌上存在一定的差距,然而,最缺乏的却是信心支撑。经过10多年的发展,在眼下的环境下,自主品牌一定要有信心,通过全体系的系统创新,彻底扭转困境。
老工业部长的新困惑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8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44.41万辆,比上月增长7.9%,比上年同期增长9%,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6.4%,占有率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今年前8个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400.82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2%,低于乘用车总体增长速度6个百分点,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0.3%,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2.4个百分点。
其中,在自主品牌轿车方面,8月共销售20.27万辆,比上月增长6.3%,比上年同期增长4.7%,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3.5%,市场占有率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1.4个百分点。而1-8月,自主品牌轿车销售181.70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4.4%,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6.4%,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3个百分点。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不管是8月份还是前8个月,无论是自主品牌乘用车,还是自主品牌轿车,销量所占市场份额没有一项是正增长。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不断下滑的情况,也令原国家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也感到十分无奈。
“中国有非常大的市场,为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汽车工业至今仍然没有一个企业、一个产品在世界上能称为知名的企业和知名的品牌?或者说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或品牌,至今没有呢?有的同志很不客气地问我,你老何在汽车行业干了几十年,在机械部部长副部长又干了二十几年,谈到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感想,你脸红不红?我真是一言难尽,百感交集,感觉非常困惑。”在花都论坛上,何光远作为嘉宾上台致完辞后,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份自己的“私货”,向外界说出了他作为一名老汽车人的困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何光远表示,首先国内汽车产业缺乏长远、最终的战略目标,虽然政府搞过两次产业政策,但如何保护自己,长远的战略目标在哪里?并没有认真的研究。再者,国内车企对外合作的方式太单一,其实通过合作只是手段,而非最终目的。第三,国有企业领导的任期制。最后是政府对企业业绩的考核不全面,也导致不利情况的出现。
真正的市场考验才刚开始
然而,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仍在不断下滑,究竟何处才是底?
按照历年数据的规律,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8月份应比7月有明显回升,然而,从今年的统计数据来看,这个传统规律正在发生改变。那么,这是固有规律的偶尔走偏?还是新旧规律更迭的起点?
过去10年,中国汽车市场总体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车企扩展的产能不断被增长的市场消化。在这种前提下,绝大部分汽车企业均处于盈利状态,也处于和平共处的情况。目前,随着市场调整,供大于求的问题将不断突出,再加上国内汽车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市场争夺已经迈入了全新的阶段。
这从上市车企的业绩中也看出。在刚刚披露的中报上,自主车企利润出现大幅下滑,其中,长安汽车(微博)营业总收入为140.44亿,同比减少3.39%,利润总额仅为3.86亿元,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61.96%;江淮汽车实现营业利润3.25亿,同比下降44.5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5亿元,同比下降36.93%;一汽轿车两家子公司分别出现了4.2亿元和3000多万元的资不抵债。
“真正的竞争才刚刚开始,自主品牌与合资企业之间,过去是和平共处。从去年开始,市场供大于求,每个车企都要把能力发挥出来,这导致了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的下降,尤其是今年。”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王富昌表示,估计今后,抑制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不是购买力,而是资源约束和消费水平的发展,汽车的平缓增长将进入常态。
“过去10年,高增长带来的各系汽车份额的变化,特别是自主品牌的份额呈现出增长的态势。可以说,市场的增长支撑了自主品牌的份额提高。然而,自主品牌对市场增速的敏感性强于合资品牌、外资品牌,一旦增速下来了,产生的是不对称的影响,影响最大的是自主品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也表示,自主品牌的转型发展,其压力和难度在市场平稳增长的形势下更加严峻。
责任编辑: an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