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研究 > 比亚迪夏治冰时代终结 中国车企面临瓶颈

比亚迪夏治冰时代终结 中国车企面临瓶颈

大家车网 2011-08-10 13:33 来源:腾讯专稿 作者:

[导读]夏治冰离职,意味着比亚迪时代的终结,同时,垂直型整合优势的发展模式,也成为比亚迪规模扩张的瓶颈,其战略调整势在必行。

夏治冰(微博)走了,这样一位对于比亚迪汽车(微博)至关重要的高管离开比亚迪,还是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是主动离职还是迫于压力?如果是迫于压力是迫于公司的发展困境,还是因为个人的身体或者其他的因素?

夏治冰是一位中国汽车行业响当当的人物,比亚迪从IT行业杀进汽车圈,从新能源汽车的高调,到传统汽车销售市场的连续翻番,夏治冰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什么这样一位有着成功经历的职业经理人丢掉了自己的辉煌,转而步出了汽车人的视线呢?细细品味,不觉有些苍凉,有些感慨,人生,又何必如此折磨我们呢?

比亚迪的辉煌是绝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作为最晚进入汽车行业的汽车公司,一没有经验,二没有人才,完全是一股拼劲支持着这家民营企业几乎成了中国自主品牌的第一。

但是,比亚迪的发展模式决定了其发展规模的局限性,所谓的垂直型整合优势,其实早就被证明是失败的发展策略。当规模小的时候,这种小而全的模式将能够发挥其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必然遭遇到瓶颈,而打破原来的发展模式,则需要比原来还有长的时间才能转型成功。

这种转型对于比亚迪来说,却又遇到了“连阴雨”:新能源汽车作为比亚迪最有优势的项目,不断搁浅,预期的市场乐观预期屡屡成为幻影;同时,宏观经济环境趋紧后的汽车优惠政策退出,造成以往以销售作为领先策略的比亚迪销售大幅萎缩,让比亚迪从燥热的夏天一下子回到了寒冷的冬季。因此,比亚迪的战略调整势在必行,但是调整的发动机却一下子失去了大部分的动力。

而作为这一波过山车发展过程的导演之一的夏治冰,坦言他“身体也得调养。希望这次还能逃过,不会挨手术刀。”的话,应该可以想象得出,他的身体压力极大。

从北大毕业,一干就是13年,13年他经历了太多,但是仍然没有看到中国本土汽车企业真正的辉煌。这才是夏治冰最大的遗憾,更是他的职业发展的瓶颈与无奈。

当然,这种遗憾、瓶颈、无奈,不独属于夏治冰一个人,而是属于那些有志于中国汽车业发展的中国汽车行业的每一个高管!

夏治冰也许会选择去深造,也许会跳槽到某一个更好的个人发展的平台去继续奋斗。这其实是中国本土汽车企业所有管理者必须思考的本土汽车一个重要问题,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崛起的契机在哪里?

夏治冰选择离开了比亚迪,但是比亚迪还在,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必须存在,必须发展。我们期待着深造后的夏治冰们回来,因为中国的汽车企业必须有希望,必须要崛起!

责任编辑: 吴舟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