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人物访谈 > 合资开头彩发展要自强 主编谈中国汽车30年

合资开头彩发展要自强 主编谈中国汽车30年

大家车网 2012-10-26 11:08 来源:腾讯汽车 作者:

合资开头彩发展要自强 主编谈中国汽车30年(5)

[导读]中国汽车从第一个合资企业开始,已经走了将近30年。这30年,汽车从奢侈品成为我们的家用品,而中国也跃居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腾讯汽车本次特邀5位资深媒体主编,为我们解读中国汽车30年。

国企应加大自主创新能力

腾讯汽车:一方面大家在呼吁说可能要把该给市场的给市场,但另外一方面,大家又觉得可能对于这个自主品牌应该有扶持,那这个应该怎么去平衡?

郭登礼:我们研究美国的市场政策,它对国家的发展、对它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前进的引导,一些行业和产业,关于人才方面的支持。而不是扶持我们现在说的成熟的产业,肯定是扶持高端产业。它不管是合资的还是自主的,如果你在技术领域上加工,在未来中国国家发展需要这方面上下功夫,我觉得这个不错。而不是为了扶持你,就是要把你的销量做大,扶持你,就是为了把你的企业做好。因为销量做大,企业做好以后,你赚了钱以后,你要有一个合理的规划。这个值得思考。你看很多企业,前几年赚了很多钱,后面慢慢不行了,它就是犯了方向性的错误或是战略性的错误。

徐锋:我觉得如果要扶持,应该是对民营企业扶持,而不应该扶持汽车企业,而应该扶持汽车零部件企业。汽车合资的话,我们可以搞一个牌子,别人的零部件,组装一款车,我认为这没有什么技术含量。除非你再搞一个制造行业。你觉得长城,它有多大的技术含量吗?我觉得没有啊。这样的情况,汽车企业还是挺多的。你为什么不扶持像万象,或者其他的零部件或者是发动机企业?我觉得他们要是扶持起来了,中国自主品牌自然就起来了。

腾讯汽车:从最近几年开始,自主成为了标签,国有汽车集团都在大力提倡自主,这对于汽车市场的未来发展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何醒言:它这种自主是真自主还是?当然,我们现在只能说现在都是真自主,自主是一种意愿,但这种意愿在现有的制度之下能够取得一个什么结果,我觉得很难说。

既然是国有汽车集团的话,它不是一个私人的汽车集团,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国有汽车集团,从上到下是一个体系组成的,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在这样一个体系之下,自觉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所以,我觉得在这样一种体制之下的话,你去谈自主的话,都是有问题的。

武卫强: 目前的确国家提出这种自主,尤其是前两年科技大会提出自主创新,不但是汽车,我相信现在说汽车还是亡羊补牢的一个时候,那手机就更完蛋了。

汽车比手机好点,至少我们还有几个支柱性的,或者是象征性的,尽管在外国人看来,他们只是投资公司,比如一汽、东风、上汽,都是属于投资公司或资本运作公司。利用国家的赋予的这种合作的权利,能够跟外方一块儿来赚取中国消费者的利润。

这是过去,正是因为看到了手机,如果悲剧不再重演,那必须在自主方面有所作为。我们暂时还是充满乐观的希望。像东风啊、上汽啊,能走得更好一些,能够真正的把挣到的钱,用在研发实力上,我希望他们真的至少能在人才建设方面,比如大量的工程师培训方面多做一些工作。假以时日,我相信国有企业的自主品牌会有一个变化。

无论怎么讲,我想对于国家的这个自主,还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我希望他们能够坚持下去。

徐锋:大家很多都是应景的做法,而不是没有长远的规划,这种做法国家可能对汽车企业压力太大了吧,不能拿来现行的东西,只是挂个标的话,做法可能最简单,我只能这么说了。

郭登礼:这个说法在某种程度上有合理性,在某种程度上也没有合理性。所谓的合理性是把所有的自主统一起来,资源可以合理整体调配,技术也可以相对合理调配,甚至以后渠道这块也合理调配。不合理就是说怎么在一个大企业里面,像国家一样,怎么样公平、合理地,甚至之间相互竞争地形成一个自主,这提出了一个条件,因为刚才提到依赖性,集团层面的调整嘛。某个企业要生存,我们自己怎么要做好,我们要符合市场的竞争格局或者是市场竞争的规律,我觉得这是一个调整。

李潮:如果是符合产业逻辑的发展应该走联合之路,如果有一个店在现在比如卖力帆,然后又有一个店去卖中兴皮卡,又有一个店去卖另外一个零碎的,比如说海马,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今后能有一个自主大卖场?现在尤其对4S店的土地和人力成本,如果我们看别人来说完全是应该的,也就是说销售终端实现某种融合其实是符合共赢的,同时他们如果能够联合采购也是可以共赢的。现在各个大的集团之间,比如说东风搞大自主,它把郑州日产,东风柳汽,包括它的风神为主干,今后很快你会看到它实行叫风神或者叫东风大自主的统一门店,它已经在销售端进行整合,这会大大地节省土地占用成本,物流成本,关键是经销商养得活了。这么多,你东卖出一辆,西卖出一辆,都在我这个店卖的,我就养得活经销商了。所以我认为这是集团搞大自主的一个积极的意义,它并不是虚的,它是有商业逻辑的。

腾讯汽车:实与此同时的话,比如说对于像一汽或者是上汽这样的品牌来说,大家在提倡自主。其实问题是这些品牌,就是大集团旗下的自主品牌本身的销量并不是特别好,未来会怎么办呢?

徐锋:我觉得销量不好正常嘛,一个新的品牌,技术也不成熟,凭什么销量好呢。我觉得一汽跟上汽相对比较简单一点,我觉得东风看起来可能模糊一些。但是上汽长期来看,上汽在我印象里面战略还是比较清晰的,在未来的五年里面来看吧,目前所有的一些做法心理都不太踏实,五年以后可能会有一些眉目。

郭登礼:我们现在面临着钓鱼岛事件,尤其是面临着整体全国消费者很多的抵抗情绪,市场就出来很大的市场空间,我们自主品牌能不能把这个空填补上,这就是一个思考啊。如果我们自主品牌还没有能力去填补人家,那么这个空还是留给德系和韩系去填补。

责任编辑: 孟飞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