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人物访谈 > 左延安回忆录 主政江淮甘苦只有自己知道

左延安回忆录 主政江淮甘苦只有自己知道

大家车网 2012-04-27 08:14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

左延安回忆录 主政江淮甘苦只有自己知道(6)

合资、整合与民营企业

早年我们跟现代汽车有过技术合作,也引进了它的产品,但最终没有合资成功。江淮不是排斥合资,也希望能够合资,但我们有自己的原则。无论是商业车,还是乘用车,我们都谈过很多家,最后都无非是因为控股权、话语权的问题没有谈拢。大家都是50对50,但这个背景下还有话语权的问题,资源投入的分量问题。如果我们放弃这些原则,是能够和别人合资的。

当然,合资涉及的因素很多,不是单方面的,还有人家的选择。人家对你这个企业,这班人也有认识。曾经有一个外资企业的高管公开讲,我们找合资对象不找你们这样的企业,主意太大,学习力太强。

关于“大江汽”,我不想说太多,但企业整合要遵循一些基本的规则:被整合的企业困难,整合就不困难了;被整合的企业不困难,整合起来就困难了。

困难的企业应该说是好被整合的,但各方面都不能太急,安凯十年,不是第十年才进步的,每年都在进步。往往政府、企业或者是员工期望值过高,希望一整合就能产生裂变,变成原子弹,这是不可能的。在现在这种竞争激烈的环境当中,一急就会出问题。

整合还要注意思路,怎样疏导外部环境,创造内部环境。什么叫文化?整合内部资源,适应外部环境,实际上这个过程就是文化变革的过程。用人本地化是个基本原则,不要指望你派一个人会怎样,可能这样是快了,但对抗力很大,整合的成本就高。当年江淮和安凯很简单,我们叫“一个半人”,我们只派去了总经理王安江一个人,我算半个人。

江淮的无形资产是什么?文化软实力。把工作做细,把主旨传达清楚、沟通清楚,就是这个道理。先把大家心情理顺、思绪理顺,在这个基础上一定有阶段性的成果。安凯整合后,一两年就扭亏了,这是事实;按时发工资,这是事实;四个阶段调整后,它的销量上去了,这也是事实。

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主要矛盾。一开始没钱发工资了,你先把钱发给他不就稳住了吗?!资金链断了,通过几个结构调整把它接上了,这又是一个阶段;产品结构调整,把量拉上去,这又是一个阶段。整合得有一个整体的目标和分阶段的一些作业流程。

国家鼓励整合,但在具体问题上要注意具体分析。我举个例子,江淮还没上市的时候,叫我去整合安凯,就是要用安凯的壳子把江淮的绩效装进去,募集资金给江淮用。当时我就讲不可以。安凯处于嗷嗷待哺的阶段,需要钱;第二,壳子是安凯的,募集来的资金给江淮来用,它怎么能打赢?第三,江淮拿了一点钱,但不能不解决问题。比如上瑞风,拿两、三个亿有什么用?

对于民营企业,我认为,他们在竞争性的行业里面摸爬滚打,有它独特的优势。很简单,决策效率高,有人对资产负终极责任;执行效率高,你为谁干是很清晰的。这样两点就让它在竞争性行业里具备非常大的优势。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国有企业民营化就一定好了吗?那也不一定,关键是谁来做。主要是领导者,这是第一重要的。第二是看这个企业有没有营造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没有好的文化,做三五年是可能的,十年也有可能,但能不能做再长就难说了。做做就头脑发热,做垮的例子太多了。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强调系统,但我逐渐地意识到,在竞争性行业里,决策效率高、执行效率高这些关键要素越来越凸显它的作用。

左延安回忆录 主政江淮甘苦只有自己知道(0) 大家车网 2012北京车展最搞怪车头盘点
共 6 条6/6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6下一页末页

责任编辑: 黄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