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研究 > 厂商压库 同时加速经销商及厂商大洗牌

厂商压库 同时加速经销商及厂商大洗牌

大家车网 2012-07-24 14:33 来源:腾讯专稿 作者:

[导读]时过年半。中汽协半年汽车销量已经出炉。年初大家还预测的增速8%,现在,看来全年整体增速能达到5%已经非常不错,自主品牌整体能够保持正增长已经非常不错。

时过年半。中汽协半年汽车销量已经出炉。自主品牌整体形势甚不乐观,多数销量未达全年40%。合资品牌似乎好些,但,一边是厂家好看的销量表,一边是经销商被压库的怨声载道。年初大家还预测的增速8%,现在,看来全年整体增速能达到5%已经非常不错,自主品牌整体能够保持正增长已经非常不错。

据媒体报道,不少品牌的经销商已经吃不消,据传某品牌的库存比最大值已达到1:8,而一般情况下,通常经销商的库存比在1.2较为正常,一旦超过1.5,经销商风险就很大;仅只17.3%的被调查经销商对车厂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经销商集体吐槽:厂商的压库有史最甚,会导致资金链断裂,如果流通协会不能作主,他们将集体退出协会。

怒气发到协会身上了,也正是因为经销商个体无法与厂商抗衡,本就希望通过协会这个集体能够与厂商对话和维权,如果做不到,还在协会干什么?

而流通协会发言说:流通协会已经在行业内建立了库存预警系统,每个月都有来自全国范围内的699家经销商上报库存数量。上述库存情况正是根据这些数据统计的。但由于上传数量有限,还不具备足够权威和大规模公开的条件,起码要实现2000家经销商上报数据,才较为完善和合理。

也许流通协会说的这种技术上的理由也是真的,但是,一定还有更多更深层的原因。公安部掌握着上牌数量而死活不公开,弄得这么简单的一个数据,也得各厂商花大钱去买。流通协会也只是一个非官方的协会,并没有权力做出什么制裁。就算公布了各厂商压库数量又如何?厂家还不是一样地压库,因为协会对他们并没有威慑力。

经销商们逼宫也罢,吐槽也罢,他们并不知道,不但是协会做不到,只要有利益存在,只要有那个品牌管理法则存在,谁也帮不了他们。

在品牌管理制度规定下,注定了经销商的从属及弱势地位。从不菲的地皮选址,到标准的4S店面,再到人员的培训乃至制服,都得听从厂商的。如果有一点不合规定,那一年的品牌保留权将会失掉。这几千万的投入可就打了水漂。这还只是明面上的情况。而私底下的潜规则更是让经销商更为厂商刀板上的鱼肉。由于厂方销售公司的人都占握着一些权力与资源,而这些资源却直接关乎着经销商能否赚钱与存活,一些相关的寻租事件就会不停地发生。一汽大众静国松的案子只是冰山一角,最近新华社记者去一汽大众调查的一些事件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年中销量已然不好看不说,压库的传说更是涉及到几乎每一个品牌。广州限购的负作用还没有显现出来,有可能因为广州的限购反使得人们的购买力提前释放,但过早施放之后,后面一段时间市场一定会出现大幅下滑。而且更有可能别的城市也在广州之后实施限购。肯定地说,今年下半年销量肯定还要比上半年不乐观。如今的库存比已然突破警戒线,下半年将会如何?

其实,潜规则一定是双方一起才能实施。这种种问题可以说是“中国特色”。尽管说厂方是主要责任方,但是,经销商自己也要想想自己的问题。长期以来,国人只想着走捷径,只想着通过私底下的交易达成目的,对于天理大道几乎无人相信和遵守。如果所有的经销商光明正大赚钱,不给厂方有些人员寻租的成会呢?如果不想着一朝暴富,认真地做好售后服务呢?事实上,新车赚钱的时代已然过去,售后赚钱才是长久之计。

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纷争;有规则不完善的地方,就有寻租的空间。同一品牌经销商之间也很难抱团,如此,就决定了压库这种局面不可能短期内得到解决。

物不平则鸣。这种局面也注定不可能长久持续下去。厂商也唯必不知道这种关系,适当的时间,他们会“放水”。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太多的经销商撑不下去之时,他们的渠道也就危险了。这种平衡,聪明的厂商把控得很好,不聪明的厂商,或者说本身就经营状况不良的企业可就无法玩了。

那时,就不仅仅是经销商洗牌,只怕是厂商也要大洗牌了。且等吧。现在还只是高速增长转入平稳增长时期,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随着汽车与环境矛盾的加剧,这一天,迟早会来到。

责任编辑: 孟飞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