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2-05-25 08:28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来看,汽车业当前仍需要回归正常的市场竞争状态,而不是再受到“政策市”的折腾。
国务院追加的60亿元节能汽车补贴,很有一叶知秋的功效。时下业内正在讨论和期待,新一轮的汽车业救市政策,即刺激汽车消费政策将会出台。
单纯从这60亿元来说,并不能推想还有后续的政策出台。因为早在2010年购置税优惠等政策尚未退场之时,节能汽车补贴政策已经实施,并在去年10月将入围门槛提高了10%。目前原定的120亿元补贴资金已经用完,需要追加资金以持续这一政策。因此追加的60亿元补贴资金,也应该不是针对时下的市场增速放缓局面而出。但放在宏观经济放缓、亟需扩大内需的背景中,重新刺激汽车业进入较为快速的增长通道,从而发挥消费大户的应有作用,则成为可能。
只是如此一来,汽车业又将重演“政策市”。前两年的大规模刺激消费政策,带来的是市场的剧烈波动,车企和消费者都倍受折腾,打乱了市场原本的运行规律,有些得不偿失。所以还是莫要轻言救市。
从公共政策角度看,刺激汽车消费并不是一个合理的选择。汽车产品虽不是奢侈品,但在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需要财政扶持的地方还很多,比如教育。汽车消费者还是属于有一定积蓄的阶层,没必要对之进行补贴。而且,“汽车社会病”已经爆发,刺激汽车消费将带来更多的社会运营成本。
要促进汽车业的节能减排,以及消费结构的优化,还有很多技术性的政策设计,比如减税、减轻汽车使用成本、完善基础设施等。但更重要的是,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来看,汽车业当前仍需要回归正常的市场竞争状态,而不是再受到“政策市”的折腾。
即使在目前接近零增长的市场中,也仍有车企能够取得20%左右的快速销量增长,当然与此相对应的是,有更多的车企陷入负增长,这是正常竞争的结果。也只有经历一轮大竞争和大淘汰,能够生存得更好的车企,才是最终有竞争力的车企。
最为让人担心的本土车企和自主品牌发展问题,也能够适用这一逻辑。原先大规模的普惠性刺激政策,并没能使自主品牌变得更好,例子之一就是比亚迪早在2010年就进入下滑状态。但这两年的市场增速放缓和竞争加剧,反而为自主品牌提供了良好的转型时机,促使其从技术和品质上变强。莫救市,将能使优秀的本土企业最终生存下来,而让不能经历风雨的企业死去。这并不是坏事。
陈志杰
(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 孟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