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研究 > 重回技术路线:王传福回归“王传福”

重回技术路线:王传福回归“王传福”

大家车网 2012-04-11 07:3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导读]没有技术和质量支撑的产品数量,就像是建在沙滩上的城堡,一有风吹草动便地动山摇。

这一幕早在六年前就应该出现,可惜晚了六年。4月10日,北京,JW万豪酒店,经历了裁员风波和经销商退网事件的比亚迪总裁王传福,首次携一众高管集体出现在媒体的镁光灯下。

“一路走来,风风雨雨,曾经犯过错误,但调整中的比亚迪期待二次腾飞。”走上台前的王传福,开场辞简单而直白。后面的态度更直白——宣布涵盖比亚迪全系车型的“4年或10万公里”超长质保期。这是一个日系、德系、美系车企尚未触碰的领域,甚至连以质保见长的韩系车企也甚少采用。

在业内看来,这样疯狂的政策不仅是对比亚迪售后维修体系的一次考验,更有可能造成经销商利润的再一次流失。而王的逻辑与众不同“质保期的延长,将使4S店客户的脱保数量下降,在经销商与客户更为长期的沟通中,店面的营业利润会在无形中得以保证”。

发布会现场,“技术”的口号被放在最显眼处,王传福用相当篇幅介绍比亚迪各项技术进度——插电式电动车已经提上生产日程,铁电池也在继续搞——的同时,也令人意外地大谈比亚迪过去的失误。

“以销量树品牌”是错误的

经过近一年抽丝剥茧式的调整,王传福急于通过这次复出,向外界证明——曾经一心追求数量的公司,那个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电动汽车寡头,欲通过技术调整航向,重新回归技术路径。

2003年进入汽车业,电池和代工的成功,给了王传福无所不能的错觉。反向研发、垂直整合,仅仅用了6年的时间,比亚迪迅速造出的低成本车型便一度在中国市场上蝉联单月销量冠军。2009年,比亚迪汽车(微博)总体销量同比高增161.3%,达到44.65万辆,远高于当年乘用车平均增速48.1%,将比亚迪的业绩推向有史以来的最高峰。

不过问题也随之接踵而来。产品质量投诉事件不断发生,“一个品牌四个销售网络”的分网销售举措、密集分布的网点,也导致经销商竞争加剧、压力过大。没有技术和质量支撑的产品数量,就像是建在沙滩上的城堡,一有风吹草动便地动山摇。

王传福以痴迷技术扬名业界,尴尬的是,比亚迪汽车始终离技术很远。从模仿起家,销量三年冲到80万辆,网络做到1000家,其间王传福刻意退居幕后。比亚迪汽车浑身上下透出的是,销售总经理夏治冰(微博)的烙印以及股神巴菲特的符号。

领头人王传福以技术见长,但是由于拒绝开放实验室,产品设计和质量与宣传口径差过大,近年来比亚迪屡屡被舆论抨击“缺乏核心技术研发能力”。

当2011年优惠政策退市,市场转冷之后,高速前行的比亚迪犹如达到了过山车的顶点,开始迅速向反方向发展。据比亚迪最新公布的年报显示,2011年该公司净利润为14.03亿元,同比下降44.38%。质疑像潮水一般将比亚迪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经历一系列的打击以后,4月10日的品牌战略发布会上,王传福首度开口承认,以销量树品牌是一句错误的口号,“技术才是驱动汽车发展的原动力,接下来我们会向媒体开放实验室。”

在苹果产品重塑IT 世界的案例中,王传福说他佩服乔布斯,“把用户体验作为最高驱动准则,放在产品研发的最高位置,不仅适用于IT产品,同样适用于汽车,未来比亚迪的产品研发将围绕这一原则进行。”

“过去半年,比亚迪上下都在进行着调整和反思。没有技术和品质做基础的销量是靠不住的。”王传福把比亚

迪过去半年进行的战略调整叫做“修身造人”,每一个员工都在反思过去的行为,为自己制定目标,连公司的清洁工也不例外。

在王传福看来,销量仍会是比亚迪未来所追求的目标,只是现在比亚迪要打好技术和品质的底子,在此之上才能实现“二次腾飞”。王传福希望,比亚迪再次腾飞的时间是2013年。

1 2上一页下一页

责任编辑: 吴舟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