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研究 > 马自达在中国机遇挑战并存 不想做大玩家

马自达在中国机遇挑战并存 不想做大玩家

大家车网 2012-04-09 10:24 来源:腾讯专稿 作者:

[导读]就在10年前,马自达在中国销量是一年1.2万辆普利马,去年24万辆,与最初进入中国相比,马自达取得了20倍的增长。

十年起伏

就在10年前,马自达在中国销量是一年1.2万辆普利马,去年24万辆,与最初进入中国相比,马自达取得了20倍的增长。

与此同时,中国已经超过美国和日本成为马自达在全球销量最大的市场。正是这种地位也让中国市场的话语权大大提升,马自达汽车全球董事、马自达(中国)董事长兼CEO山田宪昭就曾向笔者表示,在马自达内部已经有了这种趋势,更多的听取中国市场的意见,即将在今年发布的新一代马自达6也会在这种背景下诞生。

看上去马自达在中国的发展已经顺风顺水,然而在过去的十年里,马自达在华经历的却是跌宕起伏,让人唏嘘不。

从2001年,马自达开始全球实施新千年计划开始,这家公司逐渐加强其产品在中国的生产、销售以及零部件采购,并与海南马自达进行了密切合作,有了普利马、323等产品。到了2004年,马自达希望在中国有更大的发展,并成立了中国事业本部,将中国的地位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与此同时与一汽轿车的合作,也让中国市场给了马自达超出期望的回报。在不长的时间里,马自达新千年计划的重要产品———马自达6成为中国中高级汽车市场的主流产品之一,高举高打的策略也为马自达未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品牌基础,时至今日,很多人对马自达的印象仍或多或多或少的停留在马自达6上。

然而2006年,就在马自达准备扩充产品线,陷入了进入中国以来的最大困境———马自达3停产。如今,设在马自达中国北京分公司对面的长安马自达(微博),是当年马自达3停产事件的影响下应运而生的产物。2006年5月,刚刚上市一个月的马自达3突然停产,到了2006年底,马自达才认识到在华统一网络销售这件事已经失败,于是从2007年春天到当年底,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马自达又一切从零开始,建设了新长安马自达的销售网络,马自达3也因此成为中国汽车历史上第一款非正常因素停产的车型。

耽误了近两年的时间,错过了上市最佳时机。长达两年的空白期也让马自达错过了中国汽车市场06~07年之间的一个重要井喷期,也让马自达原本所能拥有的优势消失殚尽。等到2008年马自达3可以正常销售时,2008年中国车市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冰河期”。

蛰伏期,福特退出

经历了马自达3停产的马自达,在中国实际上有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陷入了缓步向前、锋芒不再的状态,在老马6换代车型睿翼上市后由于定位、价格和竞争对手增多等因素并没有延续老马6的热销。马自达在中国陷入了蛰伏状态。而且从2008年开始马自达原大股东福特开始坚持股份,继2008年减持到11%后,2010年11月福特再次大量出售马自达股份,只留下3.5%的股份,失去控股股东位置。

过去马自达曾经以福特旗下的企业长期存在,福特曾最多持有马自达33.4%的股份,让福特和马自达的这种联姻关系表现得极为不协调,却不能说福特与马自达的联姻近于崩溃,毕竟福特和马自达需要调整各自在华的策略。马自达与长安的合资或多或少都要受到福特的影响,无论是产能还是生产线。

而在近些年在福特总裁艾伦·穆拉利“一个福特”的战略指引下,福特汽车开始试图摆脱对马自达的依赖。随着福特的减持,马自达最终也在30年后得以单飞。但对马自达来说和福特的分手还面临着不少挑战,包括多年来与福特积累下的合资公司,与福特在全球的共享零部件、平台等诸多资源。30年的合作已让福特和马自达紧紧的结合在一起,在中国发展很多时候,福特仍是马自达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单是从长安福特马自达中分拆,就申报了一年多。2010年从福特中独立再到重新单飞这个阶段,马自达又错过了中国市场的新一轮井喷,而在2011年彻底独立后又和其他日系车企一样遇到地震、洪水和日元的坚挺,这些都让刚刚独立的马自达陷入一定困难。

与此同时,中国市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对马自达这样的中小汽车企业不利,2012年中国车市开始重温“冰河世纪”。

马自达的困难与机遇

马自达在中国似乎就是这样的缺乏运气,每每遇到在中国的发展关键期时,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其中固然有天灾等不可抗力因素,但是如果回顾下过去的种种,也许人的因素似乎更多些,就连马自达高层也曾向笔者承认,在过去他们确实对中国有很多不了解、不明白的地方,这也导致出现了马自达3停产这样的事件,如今马自达对此吸取了充足的教训,也学会了如何与合作伙伴共同发展,马自达在中国似乎已然不同。

洗心革面马自达在中国机遇何在?根据笔者掌握的数据,过去这些年来马自达一直在中国沿海地区,以及北京这样的一线大城市的销售最佳,这部分市场销量占到马自达整体的近7成。显然,马自达有必要在内陆二、三级城市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无论是产品还是重点也需要向二三级城市转移。

而相比于更接近国际市场的一线市场,二三线市场的中国特色更为明显,而据马自达高层透露,下一代马自达6已经听取了很多中国消费者的意见进行设计改进;此外全新装配创驰蓝天技术的紧凑型SUV马自达CX-5也将在中国上市。

对于节能与高油耗,马自达和其他热衷于各类新能源汽车开发的企业有所不同,这家拥有转子发动机的企业更倾向于传统内燃机效率的提升。据笔者了解,马自达将从今年开始在华所有车系进行全新创驰蓝天(SKYACTIV)动力的普及,包括新车型及热卖车型的大改款。而这种技术的普及可以使整个油耗平均比现在降低30%,而车价则不会出现大幅增长,甚至基本与现在保持一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有CX-5这样的车型,但是创驰蓝天技术在中国的油品环境下能否适应还有待观察,如果马自达受困于此而降低发动机压缩比,节油效果势必要打上折扣。马自达想要重温老马6的辉煌,就要回想一下马自达之前在中国的成功之处源于何处。在笔者看来老马6用与全球同步的技术、优秀的操控和性价比是成功的关键,而睿翼恰恰在这一点上没有拿出中国消费者渴求的诚意。

因此,马自达需要有勇气与魄力把创驰蓝天的全套技术、甚至是I-DM这样培养驾驶习惯的细节技术毫无保留的引入中国,毕竟在这些技术的综合作用下,低油耗才能成为马自达的金字招牌,这在注定高油价的2012年无疑是颇具竞争力的卖点。

不过也许马自达这家企业本身并没有那么高的期望值,最近有消息传出马自达正在全球寻求合作伙伴,其中也包括福特。也许就像山田宪昭对笔者说的那样:“我们(马自达)在整个汽车行业当中不是大玩家,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当做最大的玩家,所以在中国,我们希望马自达品牌成为目标客户群值得信赖、爱戴的汽车品牌。”

责任编辑: 可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