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研究 > 鼓励政策不再 自主品牌份额仍将继续下滑

鼓励政策不再 自主品牌份额仍将继续下滑

大家车网 2011-10-28 08:26 来源:腾讯专稿 作者:

[导读]在政策条件不再偏袒,竞争力不及对手,消费者日益注重品质品牌等多重因素下,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仍然会持续下滑,有一部分自主品牌会被边缘化,甚至是淘汰。

现如今已经是接近十月底,所谓的“金九银$2弹指之间将要过去,同往年相比,如今的“金九银$2虽然多少在销量相比往月提升不少,不过其中的含金量显然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经销商心目中的期待。令人心生忧虑的是长假过后,车市回归疲惫状态非常明显,尤其是自主品牌,这种萧条的回归来得犹如急刹一般。

自主品牌市占率下滑成为常态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乘用车市场整体的产销同比增速分别为6.04%和3.62%;但自主品牌乘用车的销售量同比下降0.08%,远低于行业增速,市场份额占有率也明显低于往年水平。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26%,与上年同期下降3.09个百分点。而在今年的7月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步入历史最低点,低至36.13%。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的下滑,增长速度低于行业平均已经从过去的偶尔开始成为一种常态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这不仅仅意味着当前自主品牌的整体竞争力低于合资品牌以及进口品牌,更意味着自主品牌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边缘化的危险。

政策不可能一直扶持自主品牌

当然,自今年年初以来,有利于自主品牌发展的汽车产业政策,如购置税减免,汽车下乡补贴,以旧换新补贴等相继退出舞台,让自主品牌原本的价格优势不再,致使销量直接下滑是业界公认的主要原因。

但政策上的因素并不是自主品牌销量下滑的全部原因。政策毕竟是政策,在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背景下,政策必须坚持它的公平性原则,它只能在一定时限之内对自主品牌进行有限尺度的照顾,所以自主品牌失去政策扶持的优势,以裸奔的状态同合资品牌,合资自主品牌同台竞争是必然之势。10月份的“节能惠民补贴”油耗标准的提高,将一大批原本有望进入补贴名单的自主车型拒之门外就是一个政策在公平性上的刚性回归。

部分自主品牌拖整体口碑后腿

自主品牌之所以遭遇的困难越来越大,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自主品牌阵营的口碑不佳。而在自主品牌阵营里,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自主品牌都不争气,只是有一部分自主品牌缺乏稳妥得当的企业发展策略,贪恋于一时的市场功利,不注重技术的积累和研发,过度的抄袭,过度的运用山寨的车型去换取一时的市场,透支自主品牌的整体口碑。

本来自在品牌的口碑就并不十分令人折服,再加上这些急功近利的举措,更让自主品牌在整体口碑上大打折扣。虽然诸如吉利在李书福的操刀之下,成功通过帝豪实现品牌高走的跨越,长城在多年的技术积累之后取得了品质的肯定,但是这些成绩并不足以抬高自主品牌的整体形象。这就好比一个木桶效应,水桶的容量不是由最高的那块木板来决定的。在这个各自为政,相互竞争的市场格局下,提升自主品牌的整体口碑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消费群体的变化是自主份额缩水的重要原因

如果说消费群体年轻化并不容易触及人们敏感的神经,那么我们不妨直接用80后90后这个代名词来进行解说。现在是2011年了,80后已经是奔三的年纪,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正在逐渐成为汽车市场消费的主体。

那么,什么是80后?这个群体是受教育水平普遍偏高的群体,而且得益于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他们对世界的认知较以往客户群体更为广泛和深刻。在这个前提条件下,他们对汽车各项功能有着更为苛刻的要求。在他们的消费观念中,品质,品味是关键。价格不是撬动他们的有力杠杆,他们宁缺毋滥,他们更注重汽车的品质。不仅要求造型精美,性能稳定,安全可靠,最好品牌还要上档次。很显然,以目前自主品牌的状态水平,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

在政策条件不再偏袒,竞争力不及对手,消费者日益注重品质品牌等多重因素下,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仍然会持续下滑,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能破茧重生,有一部分自主品牌会被边缘化,甚至是淘汰。

责任编辑: 陈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