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研究 > 关注汽车安全新技术 未来再不会有小悦悦

关注汽车安全新技术 未来再不会有小悦悦

大家车网 2011-10-24 07:11 来源:网摘 作者:

汉兰达无人驾驶测试很成功。

无线安全网络

汽车配上“千里眼”,减少了车辆与行人的碰撞

佛山惨遭无情车辆碾压的“小悦悦”,还是离开了我们。其实,在反思人性冷漠的同时,我们也可以从改善交通环境以及改变未来行车方式等方面去进行努力。

10月17日~20日,一年一度的智能交通全球大会在美国奥兰多举行。智能交通全球大会听起来像是一个“幻想大会”,但在大会中各个企业亮出的法宝,却让我们对未来交通充满了期望。

未来,我们的车辆是否能实现无人驾驶?我们是否能够避免碰撞?——至少,有责任感的企业都在行动。

名词解释

智能交通全球大会

智能交通世界大会是由智能交通国际组织发起的,从1994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目的是推动智能交通领域前沿技术的研究,推广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主办城市分别从欧洲、亚太地区和美洲国家中轮流选定。

智能交通系统(ITS)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及计算机处理等技术,综合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通过对交通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借助各种科技手段和设备,对各种交通情况进行协调和处理,建立起一种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管理体系,从而使交通设施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最终使交通运输服务和管理智能化,实现交通运输的集约式发展。

西门子

发生灾难时第一时间调来人手

西门子带来了最新研发的车辆协作优先系统。它将通过车辆与交通信号的无线连接系统,在发生交通意外或紧急事件的时候,起到协调医疗机构、运输部门、物流中心以及交通管理部门的作用。

在大会现场,西门子通过一段短片,展示了该系统得克萨斯发生飓风灾难时以及灾后,各部门通过西门子的车辆协作优先系统进行有序工作的情况。

为汽车配上“千里眼”

通用汽车公司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项新技术,通过小型便携式设备创建一个无线安全网络,将潜在的危险情况预先告知驾驶者。

该便携设备会自动获取其他车辆和周围基础设施等路况信息,向驾驶者提示前方路面上的减速或停滞车辆、紧急刹车车辆、湿滑路面、急转弯以及前方将出现的停车标志与交叉路口。

时下最先进的安全系统力求最大限度地减少碰撞发生后造成的损失,与之不同的是,通用汽车这套新技术则可以防止意外发生。根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一项研究,这项被称为车对车和车对基础设施信息交换系统的技术,可以帮助避免全美近81%的车辆事故。

通用汽车公司已经在两个移动平台测试该技术:一个是GPS大小有独立显示屏幕的接收器;另一个是可以连接到车辆显示屏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这些系统可以通过基本的定位数据来提供重要信息。例如,如果在车队前端的驾驶者踩下刹车,后面的车辆能够自动收到一个提示;接近路口的两辆车,可以在驾驶员看到对方之前,互相发送提醒。使用智能手机的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可以下载一个特殊的应用程序,让驾驶者知道自己的位置。该技术不仅可以预防车辆相互碰撞,也减少了车辆与行人和骑车者的碰撞。

通用开发出前排中央气囊

通用汽车公司还开发出另一技术——前排中央气囊。前排中央气囊位于驾驶座右侧,弹出时在前排座椅中间靠近座舱中心的位置展开。当车辆在副驾驶座一侧发生碰撞、前排座位只有驾驶员时,这个有弹性的管状气囊可为驾驶员提供固定保护;如果发生侧撞时副驾驶座有乘客,气囊也可减缓驾驶员和前排乘客之间相互碰撞的力度。该气囊在翻车时也能起到保护作用。

根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提供的数据,通用汽车分析了在2004年到2009年之间1999年之后上市车型的事故报告,发现即使在佩戴安全带的情况下,车辆侧撞也能在车祸中造成相当一部分前排非撞击方乘客的死亡。数据显示,非翻车事故中,有11%已佩戴安全带的前排非撞击方乘客死亡;而在全部撞击事故中,该数据竟达到29%。前排中央气囊即可有效预防这些伤害。

通用汽车车辆安全和耐撞性执行总监Gay Kent说:“现在还没有可以覆盖所有身体部位或防止所有潜在伤害的座椅安全技术,前排中央气囊的设计初衷是与其他气囊和安全带共同作用,为车辆中的乘客提供更全面的座椅安全保护。这项技术进一步表明了通用汽车在事故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为乘客提供持续安全保护的有力承诺。”

丰田:碰撞避免系统圆无人驾驶之梦

早在2009年,丰田上市的新款“皇冠国王”就采用了丰田的“预防碰撞安全系统(PCS)”。该系统以毫米波雷达预测碰撞,并在碰撞发生时确保乘员的安全。

此次大会丰田展示了在该项技术上的最新进展。最新的PCS将通过车身上预装的摄像头和雷达传感器,来达到保护行人和车辆交通安全的作用。未来,利用车辆以及路面信号设施,通过无线联通系统进行信息交换,可以扩大PCS的探测范围以及精准度,在行人还未进入摄像头及雷达传感器范围的时候,就能够提前做出应对。在会议现场,与会者还能够亲自“试驾”丰田的无人驾驶车辆,感受当突然有行人靠近时,车辆的自动制动反应。

此外,通用汽车也表示将在未来五年内实现汽车的半自动驾驶,而更为成熟的无人驾驶系统将在十年内问世。

相关链接:

无人驾驶测试走进内蒙古

“2011年广汽丰田杯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落幕

本报讯 (记者陈鑫欣)10月20日至21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研究计划2011年广汽丰田杯“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在内蒙古举行。此项比赛吸引了来自国内智能车辆研究领域的主要单位前来参与。包括清华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10所高校和研究院。

近年来,无人驾驶车辆已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研究热点,相关技术可应用于未来城市智能交通和辅助安全驾驶,借以降低交通死亡率和提高交通系统安全性。欧美等一些企业和大学研发的各种无人驾驶车辆及相关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本届比赛是继在西安举办2009年、2010年广汽丰田杯“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之后的第三届无人驾驶车辆比赛,也是首次从封闭道路环境走向真实道路环境的比赛。在约10公里的道路上,车辆必需经过交通标识识别、障碍物避让、汇入有人驾驶车流和U形转弯等项目的测试。现场不仅有瑞虎、乐风等小型车,也有像汉兰达这样的大中型SUV。在车身前后尤其是车顶,都布满了各式各样的传感器和探头。车内没有了驾乘者,数台服务器、主机、屏幕、键盘以及复杂的连接线几乎占据了后座及后备箱的全部空间。

在U形行驶测试中,汽车必须沿着弯道行驶。对于开车的新手来说,这已是颇具难度的挑战。然后,就在观众表示怀疑之时,只见一辆辆车的方向盘在不断地左右转动,顺着弯道不断前进。即使是汉兰达这样的大中型SUV,也没有越过界线,顺利通过。

责任编辑: 杨小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