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1-10-14 08:14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
[导读]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来自内部,因为与其他产品一样,中国的产品在海外市场是自己和自己竞争。“只要一个地方卖得好,中国的产品就一哄而上。”
“虽然今年汽车出口增长强劲,但正面临着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出口产品层次低、品牌影响弱以及自相残杀的问题。”昨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会长王侠在“2011全球汽车媒体峰会”上说,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必将影响到中国“走出去”的战略和步伐,甚至重演摩托车产业出口的悲剧。
王侠的这一观点与商务部机电与科技产业司副司长支陆逊不谋而合。支陆逊在此前一天的论坛上指出,中国汽车业低成本竞争优势在逐渐削弱,特别是人民币汇率升值、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上涨、环保约束,均在削弱竞争优势。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来自内部,因为与其他产品一样,中国的产品在海外市场是自己和自己竞争。“只要一个地方卖得好,中国的产品就一哄而上。”他说。
据介绍,为了争夺订单,中国车企往往“同室操戈”,相互压价,使中国制造的整体形象受损。
主体太多太滥是汽车出口存在的另一问题。支陆逊指出,去年中国出口320亿美元汽车产品是由两万家经营主体出口的;汽车整车出口58万辆,出口企业却多达500家。
王侠指出,虽然中国已连续两年汽车产销量位居全球第一,但汽车出口量仅占全国产量的3%,远低于欧美国家的60%。
王侠建议,政府应加大对汽车产业走出去的政策扶持。“在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前提下,需要国家实施战略性国际贸易政策,加大出口退税研发补贴,以及投融资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尽快扭转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中的不利局面。”
针对国内车企“自相残杀”、出口主体太多的问题,支陆逊透露,明年或将通过政策调整,提高自主品牌出口资质标准。他表示,首先可能会提升出口量门槛,降低流动企业的经营性投资。其次,在现有资质基础上,强化境外营销网络建设的标准和要求。第三,加快汽车企业的兼并重组,优化出口主体。
责任编辑: 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