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研究 > 支陆逊:自主品牌出口量还较小 方式单一

支陆逊:自主品牌出口量还较小 方式单一

大家车网 2011-10-11 18:13 来源:腾讯汽车 作者:

[导读]第二届全球汽车论坛在成都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从生产大国到创新强国的跨越”。大家车网在论坛现场进行全程报道。中国机电部和科技产业司副司长支陆逊在“海外扩张战略 ”专题讨论上发言。

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副司长 支陆逊

主持人 石坦明博士:大家下午好,我的名字叫石坦明,我是美国美银美林董事总经理,亚洲资本货品及汽车部主管。非常高兴今天下午有许多专家和学者和我们在一起谈谈他们的经验和感受,特别是我们今天的题目就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海外扩张战略。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在座的各位,首先我们有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先介绍的是支陆逊先生,它是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副司长,接着是陆建辉先生,是奇瑞汽车副总经理,下面是倪威先生,清华大学客座教授、亚新科集团副总裁。下面是Max Warburton,他是欧洲汽车证券分析师,来自桑福德伯恩斯坦公司。

今天我们有一些来自于咨询公司的一些专家,他们也会谈谈我们中国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走出去。我们现在有一些代表,还有来自奇瑞汽车的,他们是很成功的做了一些海外战略。我们也在不断的学习,摸索出口扩展的道路。我们知道现在很多公司做了出口的并购,通过并购扩大海外的战略。那么我想问这样的问题,中国的企业应该采取怎么样的一个出口的策略才是成功的,或者是我们在出口的时候主要的障碍是什么?首先,我想请我们的支陆逊先生谈谈。

支陆逊: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研讨,因为海外扩张我们的理解就是产业国际化的论调,或者这个话题。好像在座的对中国的汽车业界来说是很遥远的事情,事实上产业国际化的事情,这个话题对中国汽车业界并不遥远。我想讲四个观点,第一个中国汽车产业埃及华并不遥远,而且很紧迫。第二个中国汽车的产业国际化这几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是处在一个起步阶段。第三个观点就是告诉大家中国的汽车产业国际化未来,特别是十二五期间面临的外部环境趋紧,但是更重要的制约因素是内部。第四个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我们将来的希望和发展的出路。

第一个,中国加入WTO以来,国内产业飞速发展,2009年到2011年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生产和新车销售国。我们从全球来看,汽车产品它是一个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产品,因为从我们的贸易角度汽车产品是从我们的单一货物贸易里面的产品,它是第一大货物贸易,约占全球货物贸易的10%。去年我们的全球货物贸易量是15.7万亿,汽车产品的货物贸易超过1.5万亿,占10%。

第二个紧迫的概念,从发达国家日本、韩国、德国来看,他们现在汽车产业的国际化程度,大家可以从它的出口占它的产量就可以得到精细的比较的概念。德国的汽车出口量占到整个产量的75%。日本是65%,韩国是50%。甚至巴西都占20%以上,我们国家去年全部的产量是58万辆,约占整个产量的3%左右。第三个概念为什么说紧迫?因为汽车产品刚才讲到了是第一大货物,但是我们的出口量非常小,就是它去年整个汽车出口贸易量是320亿左右。占比是非常小的,不到3%,所以空间非常小。它一方面是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量,同时我们国家有大量的产品在全球是世界第一的,我们大概有几百种产品是世界第一,所以它的空间也是很大的。

还有一个原因,中国的产能这么大,甚至两年已经成为产销第一大国的基础上,我们的产能还在不断的扩张。所以我们新的产能需要通过国外的市场来释放,需要通过国际市场来释放。同时我们的企业也需要中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获得一些技术的合作来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第二个观点,中国的汽车产品的国际化,就是海外扩张这块,这些年应该说在汽车产业发展,汽车强大的拉动下面也是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加入了WTO以来,到2010年我们汽车整车从开始出口的2万辆到最高峰68万辆,去年到58万辆,我们的增长速度还是很快的。增长了将近40倍的出口的量,但是我们为什么说成绩很大,但是还是处在起步阶段呢?因为我们整体的汽车研发的水平,包括品牌、售后网络还是处在一个初级阶段的。

我们虽然现在有58万辆的出口量,但是我们的出口规模还是小的。第二个我们的出口的主体太多,我们是500家出口的企业才出口58万辆所以,大家可以看看我们每一个企业出口不到1000辆,所以是非常散的。第三个我们的市场也是非常散的,我们58万辆车出口到全球210个市场。第四个我们的贸易方式也是非常单一的,大部分都是单一的货物贸易的方式出去,在国外建点设厂很少。

第五境外营销网络大部分是依靠进口环节里面的经销商来做,还有我们很多没有用自己的品牌,所以说我们整个国际化、海外并购是处于一个起步阶段。第三个观点就是,中国的十二五期间,它的海外并购、扩张,包括产业国际化外部环境是趋紧的,但是根本的制约因素在我们自己、在我们内部。因为从汽车产品跟其他全球的外贸一样,它赖以生存的两个因素都在发生变化。一个是外部需求,第二个是低成本的竞争能力,我们的比较优势。

外部需求大家都知道,今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全球外部需求会处于一个低迷的优势,不会像2008年以前需求那么旺盛。还有包括国外的贸易保护主义,包括一些技术壁垒、环保的约束都是这方面的需求。从我们自己来看,我们低成本的竞争优势也在逐渐的削弱,特别是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的上涨。但是我们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来自内部,因为我们的汽车产品和全国其他的产品大部分都一样,中国的产品在海外市场是自己跟自己竞争,并没有跟国外形成直接的竞争。为什么这么讲?因为我们的制约因素第一个主体,太多太烂。我们去年出口320亿美元汽车产品是由2万家经营主体出口的,大家就可以想想这个出口分散的程度。第二个就是网络,都是依赖大部分在进口环节的经销商。还有我们创新、研发这一块,2008年国家信息中心做过调研,对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全球汽车零部件前五百强投入仅仅是博世公司一家的17%,研发这块还是很弱的。还有我们的竞秩序,产品同质化,大量依靠什么?依靠低成本规模扩张,竞争对手靠依靠拼价格。所以这些都是令人担忧的,第三个问题就是外部环境趋紧,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来自内部。

我们看到中国汽车产品国际化希望和出路还是市场的空间比较大,首先是我们的汽车产品,我们本身国际空间大,我们这种占比在现在我们国家的外贸产品里面没有一个像汽车产品这样,占汽车产品贸易量是全球的贸易量这么大,但是出口额这么小,这是唯一的一个空间大。

第二个,我们讲中国的汽车产品它的这种跟国外的互补性,格局短时间内没有改变,因为中国的汽车产品我们现在出口,我们整车是出口到发展中国家的。特别是非洲和南美一些国家,很多是我们在替代发达国家的二手车。用张市长的话说我们很多是在创造需求,提前把发展中国家市场需求挖掘出来因为我们价格很低,质量相对可以。

第二个我们的零部件都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就是我们跟他们,跟发展中国家比,我们的工业基础,配套能力强,我们的零部件将来集成的优势还是存在的。发展中国家很多,他们将来在汽车产业这种成本竞争的压力来,将来越来越汽车公司会从中国采购汽车零部件。

第三个就是我们的比较优势,我们的工业基础,我们整个成本的优势,产业实力,配套能力这块,未来一段时间从长远来看汽车产品的国际化,包括汽车产品的海外扩张是我们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是一个大势所趋。中国政府也是重视和支持中国企业去开拓国际市场,到国际进行海外扩张,我们也在2009年为了配合国务院汽车产业振兴纲要,联合了7个部委出台了一个关于支持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的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其中这个意见我们的重心就是要为汽车的企业将来国际化发展创造一个公平、规范的竞争环境。我们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培育国家级的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

我们通过对国家基地的引导,中央和地方共建,我们将来准备把汽车基地打造成一个承接、转移、保护知识产权、规范出口、提高产业聚集的基地。同时我们也在搭建一些公共的服务平台,包括一些研发平台、信息平台、认证平台来支持企业,给企业提供服务。

还有我们政府还在搭建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博览会,我们已经连续举行了四届,通过这个博览会我们也是在支持企业不出国门的情况下,支持国外和国外的企业加强技术的交流,致力于引进贸易活动和交往。还有我们在推动双边的一些认证,包括企业应对国外的贸易壁垒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我们也在探索性的推动产业贸易和物流结合,我们准备探索推动重点企业和我们的远洋公司建立一个专业的汽车运输船队。

总之中国政府是非常重视和支持中国的汽车和中国的企业海外扩张,因为海外的市场很大,我们也希望中国企业本着务实、尊重规律、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好充分调研的前提下,审视的选择国际化战略,能够走得快,走得好,谢谢。

责任编辑: 张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