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研究 > 国内成品油价格涨多跌少 定价机制将改革

国内成品油价格涨多跌少 定价机制将改革

大家车网 2011-10-09 11:09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

[导读]时至今日,国内成品油价格有所松动,这种滞后反应,正是由于我国施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的不合理。可喜的是,发改委表示,将对定价机制进行改革。

自8月份以来国际油价大幅下跌,而时至今日国内成品油价格刚刚松动了一点。有关人士认为,这种滞后反应,正缘于我国施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不过,好消息是,国家发改委已经表示,将对定价机制进行改革。

降价为何“迟到”俩月?

“听说国际油价已经跌了很久了,怎么到现在国内油价还不降?”10月7日,从六安自驾来合肥游玩的朱先生觉得油价早就该下调了。

确实,从8月开始,在9月下旬愈演愈烈,国际市场油价这轮快速下跌点燃了有车一族“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的预期,两个月的翘首盼望,昨天下午终于等来了降价的消息。国内成品油价格明明是与国际接轨,为何降价却滞后了两个月呢?对此,国家发改委有关方面负责人在昨天答记者问时解释说,虽然10月4日美国西德克萨斯原油(WTI)和布伦特原油价格已分别跌至每桶75.7美元和99.8美元,单纯从时点价格比较,国际市场油价从前期每桶120美元的高点回落至目前水平,下降幅度确实早就超过了4%,但这个降价并不符合“连续22个工作日累计降幅超过4%”的调价窗口。这一窗口,正是近日才达到的,因此国家发改委才发布了降价信息。

“涨多跌少”是否存在?

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内容,从2008年底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方案实施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了十六次调整,其中十升六降,价格总水平有所上升。而从普通市民的直观感受来看,国内成品油价格是“涨多跌少”。

对此,国家发改委解释说,“十升六降”主要是由于国际市场油价上升所导致的。2009年以来国际市场油价总体上呈现震荡攀升态势,WTI和英国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分别从2009年初的每桶35美元和40美元左右涨至目前的80美元和100美元左右,今年4月最高时分别涨到114美元和126美元左右,涨幅超过200%。而从国内市场看,国家综合考虑各方面承受能力等因素,还对成品油价格进行了适当调控。“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应提高70%以上,但实际仅上调了50%左右。”

但其也承认,消费者之所以出现误解,主要是由于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和调价操作办法比较复杂;而且由于计价周期为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虽然熨平了油价变化的波峰波谷,但客观上也会导致国内外价格变化不同步。

定价机制啥时改革?

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主要为了避免国际市场油价剧烈波动导致国内油价频繁调整。安徽大学金融学教授郑兰祥也认为,相对稳定的油价确实有助于避免企业成本、收益以及投资的不确定性。“如果完全同国际挂钩,肯定会频繁波动。”但郑兰祥同样提出,有关22个工作日以及4%的波动幅度由何而来,发改委并未给出解释。“如果能够灵活一点,是不是会更科学合理一些?而且作为垄断企业的石油企业,更应该还利于民。”

“种种迹象表明,国际油价稳定的时代可能一去不复返了,今后我们面临的可能是油价经常性地大幅度波动,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的天数缩短和幅度缩小,就是为了使成品油价格机制对短期油价波动更敏感,更加适应与国际接轨的基本原则。”有关专家说,目前国际油价低迷正是调价机制改革的合适时机。“最忌讳在油价上涨区间进行改革,那会更加刺激油价攀升。”

国家发改委人士昨天表示,由于目前国内成品油市场体系不完善,将在现行体制机制框架内,围绕缩短调价周期、加快调价频率,改进成品油调价操作方式,以及调整挂靠油种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目前改革思路正在研究论证过程中,待各方面基本达成共识后,将择机推出。

责任编辑: 张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