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研究 > 1%股权回购引中外汽车较量 发展实力是关键

1%股权回购引中外汽车较量 发展实力是关键

大家车网 2011-08-11 10:24 来源:腾讯专稿 作者:

[导读]通用汽车准备回购2010年卖给上汽集团的上海通用的1%股权,实质是为上汽整体上市做资本运作,中国本土汽车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在争夺市场利益的同时更要注重发展自己的实力。

日前,路透社援引通用汽车公司CEO艾克森的话说,通用汽车准备回购2010年卖给上汽集团的上海通用的1%股权。

当时,上海通用股权的变动,被有些人士说成是中国汽车产业强大的标志,因为,中国的汽车企业终于在那一刻在一家合资公司中从50比50的出资比例,更改为51比49。这一数据的变动,让上汽取得了上海通用的控制权。

然而,当通用汽车再次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公司的时候,隐藏在双方交易背后的底牌不得不亮了出来。

上汽集团当时回购上海通用1%的股权,其实并不是通用衰落、上汽强大的分野,尽管当时通用汽车确实缺钱。双方交易的背后,其实是为了上汽集团整体上市做的一系列资本运作。

因为,当时在上汽取得通用汽车1%股权的时候,就已经限定了美国人回购回去的期限:两年。

现在美国人有钱了,底气足了,开始要求中国人兑现当初的承诺来了。尽管只有小小的1%,但是上海通用作为中国最好的合资汽车公司之一,1%背后的收入与利润并不是小数,而其他的利益更为被双方所看重。

由于中国2010年的新的会计准则规定,如果母公司不能绝对控股子公司,那么就无法合并其报表。而上海通用只有作为上汽集团的投资收益进入上汽集团的财务报表中。而如果多了1%,那么上汽就能够成为控股股东,从而也能够实现在控股的情形下,实现合并报表的愿望。这一个投资收益,一个合并报表,收入与利润相差一倍。据称,2010年,由于1%股权变动带来的上海汽车的利润就增加了50亿元。

其实,除了财务报表数据的变化以外,上海通用所获得的实质收益并不大,因为,报表增加的50亿元,大部分最终还要分配给通用汽车。

而上汽集团却丧失的不是今天被回购回去的1%股权,更重要的是,作为微客第一名的上汽通用五菱,却被通用硬生生拿去了10%的股份。本来通用只占五菱公司34%的股权,但是为了上海汽车能够合并报表,却让通用在五菱的股份增加到了44%。而通用在五菱增加的10%股份,却将成为通用长期的利益。

也许有人说,通用汽车在其后还与上汽成立50比50的通用上海汽车香港投资公司,作为开拓印度市场的大本营。但是印度市场带来的市场与收入,与现在的五菱,又怎么能够相提并论?

基于这样的考虑,上海汽车如果真的按照当初的回购协议,不声不响就满足了通用汽车的要求,不仅仅自己吃了哑巴亏,他又怎么向股民交代呢?

因此,上汽必须在“奉还”1%的股权的同时,坚持自己的利益获得更好的保障,才是上上之策。

指望这时候换得通用核心技术的转让与共享,是毫无希望,这已经在十多年的合作中充分体现出来。

因此,对于上海汽车而言,奉还1%股权可以,但是必须要坚持对于上海通用的实际控制权。因为,假如再丢失了实际控制权,那么上海汽车又必须更改目前的财务报表编制方法,即回到原来的“投资收益”的老路上。如果真的这样的话,上海汽车无疑就有操控股权、纯粹资本运作的嫌疑。

新的会计准则规定,合并报表范围,并不一定是掌握控股权的情况,如果母公司能够实际控制子公司,都可以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因此,即使上海汽车按照当初的协议,允许通用汽车回购1%的股权,也可以通过实际控制上海通用,而继续将上海通用的收入以合并报表的方式编制财报。

现在,我们撇开这种数字的游戏,来关注一个更为严肃的问题。其实,无论合并报表还是投资收益,上海汽车的实力与品牌并没有因为这个1%的变动发生多大的或者实质性的变化。对于上海汽车的营收也没有太多实际的影响。

对于上海汽车来说,通过股权的变动影响的只是一时一地的得失,而却不能带个上海汽车更强的市场竞争力,而后者才是未来生存、发展的根本。

因此,上海汽车还是不要更多地去进入到类似的资本游戏,更多的是如何将荣威(微博)、名爵等自主品牌做起来,这些品牌才是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实力。而对于上海通用,不管是多数股权的控股,还是实际的控制,除了获得更多的财务收入以外,其实丧失了更多。因为,在上海通用中,无论你中方如何占有优势,都是给通用的四个汽车品牌做免费贡献,你这是养虎为患。

中国的本土汽车企业不是不能争夺这种市场的利益,但是更重要的却是如何发展自己的实力。

责任编辑: 可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