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人物访谈 > 日系品牌危与机并存 中高级车型决定成败

日系品牌危与机并存 中高级车型决定成败

大家车网 2011-11-24 14:00 来源:腾讯汽车

日系品牌危与机并存 中高级车型决定成败(2)

[导读]2011年11月22日,腾讯汽车邀请几位汽车业内记者开展了关于日系车“危”与“机”的讨论,从不同方面剖析了日系车现在所面临的状况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中国经济报》汽车周刊副主编 陈喆

日系车不存在品牌危机 本田丰田应变能力不足

余跃:我觉得还有一点,今年4月份上海车展的时候,也是本田、丰田的老总专访,几乎一切媒体都提到本田、丰田这两年来在中国的市场上表现,确实是不如前两年。就是大家都问原因,他们解释挺多的,当时地震的影响还不大。其实,我们感觉还有另外一点,就是本田跟丰田对中国市场需求的变化的跟进不是很迅速

腾讯汽车:反应比较迟钝。

余跃:反应没有那么快,比如像现在市场上很热的那种T技术,他们就是很难抓一些热点,现在像大众抓T技术抓得很好,去年和今年的表现都不错。在日系三厢里面,我觉得日产跟进比较快,包括车型的引进,包括一些T技术,比如新骐达上面,丰田这次也跟进了,比如广丰的六速变速箱,还有一些混动的技术,还有他自己叫做无T胜有T,就是动力科技性,就是他在科技技术方面对市场需求的把握,他有一些迅速的跟进,但是本田本身也缺失一些车型,没有什么车型往里引进,所以在这些技术要点的跟进上几乎是没有。所以对于中国市场的变化,本田的反应已经完全没有前几年把握的准确,包括跟进的那么快了。

陈喆:对,确实是,像东本的产品一直比较困难,像CRV一款车卖得很火,思域表现也还可以,再没有能提上量的车型。广丰那边,凯美瑞是半壁江山,幸亏是汉兰达的出现拯救了广丰,之前的雅力士卖得很差。今年推出的逸致,打造所谓多功能车的概念,但是市场能不能接受,还有待于观察。前几天刚上市的第7代凯美瑞,是广丰明年很重要的主打出行。我觉得如果凯美瑞不能不把中高级车的冠军夺回来就是失败的,但是明年又竞争那么激烈。

地震影响,包括还有一个很郁闷的,就是斯巴鲁跟奇瑞谈判的事情,合资的事情都推后了,像三菱、长丰那边跟广汽的合作,在中国也有很多纠缠不清的关系,一些思路战略不是很明朗,所以都比较困难。

但是这种困难,那天微博我转了一下,我还认为困难是暂时的,可能一些自然灾害的因素起到了负面作用比较大。另外是汇率的原因也是暂时的,肯定会出现波动,会好转的。

腾讯汽车:你们两个谈的,已经谈到原因的层面了,想问你们两位有什么看法,就是表现不好更重要是客观原因,是外因,还是内因?比如说产品的策略,还有公司经营文化上面有什么问题?

陈鑫欣:我觉得客观跟主观肯定都是有原因的,但是我觉得出了问题不能光找客观原因,不能老说因为这个或那个原因导致情况不好,我觉得还是要从自己根本去找。事实上本田跟丰田也已经意识到自己市场策略的失误了。丰田全球最大的市场并不是中国,而是美国,所以他很多东西还是放在美国,就是把重心放在美国、北美市场的。

另外,比如说一个非常简单的雷克萨斯为什么一直不国产,这就是丰田不能说特别重视中国的一个表现,我个人认为是如此。其实,他说的各种难题,比如说技术的难题、市场的难题,各种难题都不是问题,只是他自己愿意不愿意做而已。

腾讯汽车:说到丰田因为之前召回的风波,感觉对他的品牌影响还是有一定影响的,不知道各位怎么看?这种影响是不是已经过去了,是不是已经蔓延到其他日系品牌上了?

李村:丰田的这个,我觉得现在召回风波已经过去,今年整体上还是偏向保守。保守这方面还是跟他的心理作用吧,相对日系兄弟的东风日产来说,包括在产品引进、整个市场策略,以及最后消费者的把握上可能还是有一些问题的。包括之前一汽丰田、广丰这块产品卖得确实比较好,但是现在在新技术引进、混合动力上,普锐斯,这个明星车型在国外卖得比较好,但是在国内引进得比较早,现在因为政策不是太成熟,可能影响了引进混合动力的积极性。现在反而广本今年上海车展和广州车展(微博),明年可能有两款混合动力,还有东本也有一款混合动力明年也会过来,是电动车。就新能源布局这块,我觉得丰田可能还是落后于广本这块。

腾讯汽车:你觉得丰田是不是相对保守的一个企业?

李村:应该也不算是保守,但是今年召回危机之后,可能包括在美国、中国市场上都是受到了一些冲击。

腾讯汽车:相对于其他的企业来讲反应慢了一些?

李村:可能有了一些包袱,第一个没有东风日产的锐气。本田的那块,这一两年车型确实比较少,所以前端时间采访姚一鸣,说广本需要二次革命。包括整个本田、丰田都需要一个二次革命。

陈喆:我觉得召回这个事情,尤其在美国成熟的汽车市场不会对品牌有多大的影响,关键还是在于召回的原因,当时出台的鉴定结论是脚踏板的设计缺陷。这对于丰田的品牌损害是非常大的,因为这是关系到人身安全的,而且有这样大量的例子。曾经有个数据,美国市场在几年内某个时间段总的召回数量比总销量还多,所以召回在美国市场是很正常的。而且美国跟中国不一样,美国汽车产品是企业认证的制度,中国是政府认证的,中国是政府,包括工信部出目录认为你可以生产了才可以生产,美国是自己企业觉得产品合格了就可以生产,他就要承担产品出问题的责任,所以召回也比较常见,也比较频繁,这是很正常的。

之前美国方面忘记什么时候了,在今年的时候也承认丰田的事故并不是由于设计上的原因,很多例子都是由于驾驶员操作不当造成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或减轻了脚踏板事故在美国市场的影响。但是他在北美的份额下降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一方面是这个事件,另外一方面大地震造成市场产能的影响、供应的不足,其他的北美市场竞争企业可能乘机就提高了自己的市场份额。而且丰田又把北美当做最重要的市场,所以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腾讯汽车:影响他在中国的一些策略?

陈喆:而且在日系的汽车企业可能有一种文化,就是在竞争中实际上是有一种狼性,就是调动一切资源把竞争对手拼下去。京瓷的创始人稻盛和夫,日本著名的管理学大师提到过这一点,就是也举了丰田的例子,在某一市场不仅要立足,还要迅猛地发展。实际上丰田保守并不保守,挺激进的,可能在北美遭到了挫折,也是偶然的必然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腾讯汽车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腾讯汽车)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1 2 3 4 5

责任编辑: 林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