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研究 > 退出机制遏制恶性扩张 有效规范跨国车企

退出机制遏制恶性扩张 有效规范跨国车企

大家车网 2012-07-31 07:12 来源:网摘 作者:

工信部发布了《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通知》,决定在汽车行业建立落后企业退出机制。目前,我国有各类车辆生产企业1300多家,其中汽车整车企业就有171家。《通知》指出,对于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汽车、生产企业,实行为期2年的特别公示管理,这些企业是指连续2年年销量为零或极少(乘用车少于1000辆、大中型客车少于50辆)的生产企业。

一方面,在当今汽车产能被不断质疑过剩的大背景下,国内车企依然疯狂扩产、新建工厂、到处圈地导致的恶性竞争比比皆是。另一方面,虽然中国汽车市场处于增速放缓,但是跨国车企依然充满信心,争相国产。然而,中国似乎容纳不下如此多的汽车企业。放眼望去,在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的跨国车企也不过十余家,更不要说按国别计算。而中国却有千余家车企,抛开摩托车、专用车等企业不说,仅整车企业就有足以形成“百花齐放”的格局。

《通知》表示,在这1000多家企业中,有不少企业多年来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产量极少甚至没有产量,其生存十分困难。由于我国汽车行业退出机制不健全,有的“零产量”企业甚至靠倒卖产品合格证维持生存,严重影响了行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而清洗“壳资源”也是退出机制出台的主要原因之一。按照发改委的要求,汽车企业异地建厂必须在兼并现有汽车生产企业的基础上进行。这意味着任何新上汽车合资项目,首先要收购一家具有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才能进行。

退出机制的出台可谓恰逢其时,不但有效地遏制了国内车企的恶性扩张,对想在中国本土化的跨国车企也进行了有效防范。

责任编辑: 梁世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