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2-07-27 08:31 来源:网摘 作者:
前几天那场水淹京城的大雨,再一次无情地冲洗掉了城市建设方面存在的诸般虚华,个别商家也因其所做的宣传受到暴雨般的冲击。
据报道,日前,认证为“北京宝马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微博账号“北京宝马ABC”,在人们对涉水行车安全、自救等问题格外关注的时候发微博表示:“每一辆BMW都有一个特别的功能!就是当车辆开始进水的时候会用电瓶内剩余的电量开启所有车窗包括天窗!这就是BMW所带来的一种态度!这种配置不用去吹嘘却能在危急时刻救命。”
广大群众一定是对宝马的这一能够救命的功能心怀无尚崇敬,纷纷膜拜并转发这条微博以至万条之巨。商家的宣传经由微博这个便捷的平台得以迅速扩大。不知道商家私底下有没有笑得花枝乱颤,但宣传效果惊人,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
不过,“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的官方微博“江宁公安在线”随即表示,针对这一宣传,警方首先拨打了宝马中国官方客服进行咨询,客服称根据掌握的技术资料,宝马汽车落水后并不具备自动落窗功能。在与一宝马4S店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后得知,该品牌部分车型可以在落水后,通过传感器的判断自动开锁,车窗自动下降一半,方便落窗逃生,不过,天窗不会有反应。
至此,“北京宝马ABC”的说法遭到强烈质疑,这条微博也被主动删除,而宝马中国对此则没有做出回应,整个过程疑云重重。
在这个酒好也怕巷子深的时代里,通过各种手段、利用各种平台宣传产品并没过错,但是,如果真的是借灾害说事,夸大甚至凭空捏造事实,把无说成有把一说成十地欺瞒消费者,就很有点趁火打劫的嫌疑了。
事实上,无中生有、自吹自擂的厂企商家在汽车圈内是广泛存在的,夸大其辞肆意吹嘘的行径,在汽车行业早已成了普遍现象。曾经有媒体报道披露,从语音输入、智能副驾到自动泊车、自适应跟车等,这些被包装成高精尖的汽车技术,无一不在中国市场受到追捧。这些配置虽然身价昂贵,但在事实上,这些被厂商极力宣传推广的卖点,并不如宣传的那么神奇和实用。
报道中举了某知名品牌车主黄女士的例子,看中了这款车的自动刹车系统的黄女士,买了车后大半年,都没有机会使用这一功能,每次看到前方有人,大老远就开始刹车,不敢赌这套系统到底是不是管用。与此相类似的是,一些宣传中的所谓数字化轿车、数字化影音、数字化发动机等,也没有给车主带来太多的便利。购买了某款宣称国内首款数字化轿车的彭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使用起来跟其他车没明显不同。媒体点评说,在汽车行业里,一切数字化都是噱头,是汽车企业市场推广的手段。
应该说,所有的过度宣传乃至不实宣传,无非是极尽“吸睛”之能事,博取眼球效应,进而达到攫取利润的目的。问题是,相关法律早已明令禁止的虚假宣传,为何屡禁不绝并大有泛滥之势?这其中的原因,除了厂商的目的不纯明知故犯以外,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不力,也为此类宣传大行其道提供了相当宽松环境。当然,我们一些消费者因为维权成本太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等原因,对虚假宣传采取的隐忍态度,也给了个别厂商可乘之机。
或者,他山之石真的可以攻玉。前段时间,新华社曾有报道说,本田“思域”混合动力车型在美国宣传时,称它的燃油效率为每加仑50英里(约合百公里耗油量4.7升),但车主们使用后发现,这款车的燃油效率远远达不到这一标准,于是集体向法院提起诉讼。据称,美国加州高等法院批准了集体诉讼和解方案,本田公司为此支付的赔偿与折扣金额达1.7亿美元。
这一案例提示我们,只要消费者对厂商不责任的宣传给予零容忍,行政司法机关摆正了应该替谁说话的立场,并对此类违规违法行为给予严惩,看哪家厂商还敢信口开河地吹牛?
责任编辑: 梁世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