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研究 > 解决交通拥堵需价格机制 合理配置稀缺资源

解决交通拥堵需价格机制 合理配置稀缺资源

大家车网 2012-07-11 13:27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

7月10日上午,备受外界瞩目的《广州市中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试行办法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终于发布。根据该征求意见稿,广州市每月将向市场投放1万个车牌号,这些车牌将采用“一半无偿摇号、一半竞拍”的方式进行分配。而且该征询意见稿还显示,毎月投放的车牌中,88%分配给个人,12%归单位,并且明确禁止使用财政性资金的行政、事业单位参与车牌竞拍。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私家车的保有量也越来越高。在城市道路面积没有增加多少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机动车就意味着路面交通越来越拥堵。如何让路面的交通不至于因为越来越多的小汽车而陷于拥堵?上海的办法是车牌拍卖,价高者得;而北京的办法则是通过摇号。从绩效表现来看,上海的车牌获得方式是最为有效。

不过上海车牌拍卖的办法很难在全国各地推广。一个很简单的理由就是,为什么此前的车主不需要为车牌付费,而轮到我这里却要为它付费了?于是,摇号限行就成为很多地区的选择。2010年,北京颁布《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和《实施细则》,规定从2011年开始车牌不再免费供应,而是通过总量控制的方式进行:2011年北京市发放24万个牌照,通过“摇号方式”每月平均发放2万个。

摇号虽然公平,但是也带来了很多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缺乏预期。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中签率已经从最初的1:12变为今天的1:47,对于许多迫切购车的市民而言,摇号的难度甚至不亚于中彩票。尽管无偿的方式体现了公平,但是过低的中签率还是给迫切需要车牌的车主带来了诸多不便。同时,因为对拥有车牌的身份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实践中往往还存在一个地下车牌交易市场——而这些费用本来是可以成为公共财政的一个部分,但是在这个制度下,却让不少车主套利了。

那么,广州的“一半无偿摇号、一半竞拍方式”的措施怎么样呢?那些想急切获得车牌的人可以通过花钱的方式,而那些并不那么急切的市民则可以通过摇号来获得,甚至有人在微博上评论,这是一种“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做法。但是这种方式真的公平吗?未必。

那么,为什么地方政府会把控制车辆牌照视为是一种解决路面交通的良药?一个基本的逻辑在于,如果没有车辆牌照,那么这些人就无法获得车辆,那么路面的交通压力就会获得缓解。这个逻辑看上去成立——城市车少了,道路自然就不拥挤了。此外还有一个例子也值得注意:日本东京汽车保有量远超中国国内的任何一个城市。但是其路面交通状况却比北上广等城市要好,为何?因为机动车的使用率很关键,东京机动车保有量远比北京高,但车辆使用率只有10%。

为什么东京的车辆使用率这么低?发达的公共交通网络固然是一个因素,但更为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价格机制。通过提高汽车使用费的方式——提高城市中心区域的停车费,让一般的车主无法承担自驾车出行的成本,那么路面的交通自然就会得以缓解。

如何让稀缺的资源得以合理配置,价格机制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式。但可惜的是,这个道理很多时候并不为市民所理解,甚至遭致反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样的方式会增加出行成本。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不愿意为价格付费,那就要承担交通拥堵的成本。据说经过多次涨价,北京不少市中心停车费只有2元一小时,这么便宜的价格,路面能不拥堵吗?

责任编辑: 杨小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