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研究 > 限购并不可怕 但要使用科学与合理的政策

限购并不可怕 但要使用科学与合理的政策

大家车网 2012-07-05 11:09 来源:腾讯专稿 作者:

[导读]其实,限购没啥了不起,只要科学与合理。限购治堵不可怕,只怕规划管理差。

其实,限购没啥了不起,只要科学与合理。限购治堵不可怕,只怕规划管理差。

限购治堵就怕上瘾,就象患者吃药,见到效果,吃上好了,就撤不下来了。

限购治堵还怕传染。你贵阳市内才344万人口,人口密度也没有那么多,在全国占到了110多位,仅高于大连,远低于深圳汕头揭阳漯河无锡,也远低于西安沈阳。这样的城市限购,主要原因是规划不足,管理不力,投入不够,应该在主观上找原因。一堵就限,一限了之,一劳永逸,在人口不多、人口密度不大的城市,有懒政嫌疑。

所以,贵阳限购了,广州言之凿凿说不限购之后立刻变脸跟从限购,其它各城市岂不蠢蠢欲动、各怀心思?如果不限购,你让天津、福州、合肥、厦门、重庆这样的人口密度相对较大的城市怎么办?你让城市规模经济速度相对靠前的沈阳南京重庆武汉成都杭州大连苏州等1.5线城市怎么办?

限购的传染性是肯定的。

而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城市都拥堵。车多而堵限购,规划落后而堵限购,管理差、占道多、摩托车行人违章泛滥、通行率不高的地级城市和县城也拥堵,是不是也要限购?

如此一来,就难免乱套。

限购也要科学合理。

全国应该制定规范,统一标准,根据城市面积、道路设施、规划现状前景、人口密度、千人拥车比率,制定限购的上限标准,同时对限购城市提出要求,限购之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停车场建设达到什么水平、道路交通状况达到什么标准,城区机动车通行速度达到多少公里,限购几年后放开限购,应该有个规范,不能一限了之,一限到底,永无开限之日。真的想限就限,不给当家作主的人民群众反映的时间、说话的机会,也不给人大代表举手的机会,这很可能让城市管理混乱、道路规划失误的城市也借口限购,掩饰行政不作为或乱作为。

国家应统一出台城市限购指导意见,对上述规范通过调查,加以明确。提倡管理治堵、科学治堵,不提倡或慎用限购治堵。

限购,是在汽车社会与城市建设管理追尾之后,采取的一种消极办法。这个消极办法很不符合时代精神。社会是要前进的。当两车追尾或快要追尾的时候,后车固然有责任,但前车过慢,也是原因。解决的办法不能仅靠后车等待,还要前车提速。提速增加效率,可以加快进程。仅靠后车停车等待,前车就失去了加速的积极性和紧迫感了。

限购是以压缩内需为代价的。限购之后,内需不足;限购的传染导致部分城市跟进,会有更多内需受到抑制。而我国经济目前速度已经下降,刺激内需非常必要,国家也在实施小排量节能车型的激励购买政策。而限购,恰恰与国家的激励扶持政策相撞顶牛。部分限购部分顶牛,扩大限购区域,扩大顶牛。

你国家诱购,我地方限购。政策不协调,政令不统一,难以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国家可以通过调研,制定政策,提出限购标准规范条件。实在想限购,需要城区道路设施、停车场建设达到一定标准。鼓励管理水平提升、规划科学超前之后的科学合理限购。

一旦限购呈现出科学性合理性,限购将不会掩盖公众用车需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矛盾。同时,限购还可以发挥药物能量挥发均衡性效果,象缓释胶囊一样,让城市居民购车潜力缓缓释放,让汽车工业也有个缓冲,不至于让限购城市的经销商被置之死地,增强对限购等宏观调控的预应力和应变力,让变化来得自然而然,多些从容,少些生硬,至少可以从根本上形成对地方公权力各行其是、我行我素的限制、规范和监督,形成上下一致、地区协调、城市汽车容量与汽车产品产销的协调发展。因为政府仁至义尽、努力作为,各种积怨相信也会得以消除。

责任编辑: 黄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