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研究 > 市场不景气 令人揪心的中国汽车殖市场

市场不景气 令人揪心的中国汽车殖市场

大家车网 2012-06-29 10:34 来源:网摘 作者:

市场不景气 令人揪心的中国汽车殖市场(0) 大家车网

  市场景气指数的下滑让汽车厂商很受伤,尤其是自主品牌,无论是厂家还是经销商因库存压力而叫苦不迭。但并非所有的品牌经销商都成了哀鸿。

  6月中旬,宝马位于北京的一家5S店开门营业,之所以被冠以5S店的称谓,是因为相比传统的4S店多出了一个S,即“Sustainability”(可持续性)。正是因为这个S,使得该店相比同等面积的4S店增加10%~20%的成本——投资总额超过了3.2亿元。而这样的宝马5S经销商会在今年将扩充到20家,今后宝马还将鼓励更多的经销商将4S店升级为5S店。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经销商发展总监朱彤解释称,5S店的综合能源消耗比其他一般的商业建筑降低26%,而且约5%的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希望我们这个店为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表率,并成为绿色建筑的一个地标性建筑。”

  也许宝马这样的创举值得褒扬,但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正是因为在中国市场攫取了巨额利润以及对未来市场的自信才使投资者肯如此花血本入伙。据报道,星德宝是宝马在中国的第309家经销店,而就在半年前,距离星德宝不到5公里的地方才刚刚有一家宝马4S店开业。对于如此密集的网点布局,宝马目前的经销店还不足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包括购买需求和售后服务需求,可见其市场的热销程度。

  当然,宝马不是市场盛宴下的唯一获利者,还有更多的外资尤其是豪华品牌在口碑与利润双丰收之下继续着攻城略地。

  奔驰近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深化经销商网络发展,今年会增加超过50家的新经销商。

  至今年年底,奥迪在华经销商网络将从2011年时的237家扩大到300家,到2013年实现翻番增长扩至400家。

  截至今年3月,捷豹路虎在华签约授权经销商数目达125家,其中89家已投入运营。按照捷豹路虎中国此前公布的规划,年底前在华开业的经销商数量将破100家。

  通用同样计划在今年将中国的经销商数目从去年底的2900家扩张到3500家(含上汽通用五菱)。并计划要在上海投建一座凯迪拉克的专用工厂,到2016年将在华总产能翻番。

  而一直保持追赶状态的福特计划今年新增110家经销商。未来3年内将经销商数量提高到680家。当前福特在中国总计拥有400家左右的经销店。

  一汽-大众旨在到2015年实现165万辆的产能目标,届时在全国范围内发展的授权一级经销商数量将超过800家,目标网络覆盖率将达80%。

  刚于28日上市的长安PSA旗下的DS品牌,到今年年底将有24家4S店销售DS车型,而明年这一数字就将扩展到80家。

  还有疯狂的阿斯顿·马丁,年初在华只有5家经销商,今年便计划将其在华经销商数量增至18或20家。而去年的7月该公司的目标是2012年在中国仅增加4家经销商。

  可见,在奇瑞、吉利、比亚迪等主流自主车企因市场增速放缓纷纷收缩战线之际,外资品牌仍在继续享受着饕餮大餐,盈利能力更是非自主车企所可比肩。

  就在上月,华晨宝马位于辽宁沈阳铁西区的新工厂开业典礼结束后的媒体沟通会上,宝马集团CEO雷瑟夫直言,即使销量只增长10%,宝马还有利润。而在接受部分媒体采访时他甚至称,对宝马来说,即使增速只有5%,也必须有合理的利润率。也就是说,虽然很多豪华品牌纷纷降价,但依旧有着相当不错的利润空间。应该说,宝马已经吃透中国市场。

  《商业本地化策略:在全球化、虚拟化世界中地点的重要性》(All Business Is Local: Why Place Matters More Than Ever in a Global, Virtual World) 作者之一的约翰·奎尔奇 (John A. Quelch)认为,对于国际公司来说,最需要重视本地化的区域就是中国。“国际品牌在这里开设新的零售店面、建立工厂,不仅是为了出口,而且是想当着竞争力日益强劲的本土对手的面,抢占其国内市场。”而本地化推进程度的深浅基本上可决定一家外资整车厂在中国所取得成就的高低。

  宝马5S店的建设初衷或许确实有“为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表率”这样非常不错的出发点,但归根结底其终极目的还是为了巩固本土化战略,以使自己的基业能够长青。正如约翰·奎尔奇所言,“对在中国获得的利润保持低调,是这些国际公司心照不宣的行为准则,否则就有可能引起当地竞争对手和官方友人的注意。”

  不过这样的担忧似乎也是多余的。因为中国官员的绩效考核制度决定了他们会对下辖的企业,尤其是外资品牌更加青睐。

  6月25日,东风日产大连工厂奠基仪式上,辽宁省长不无幽默的引用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春日》的两句关联古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不过接下去的话更是让日产方面深受鼓舞,“我们辽宁省要保证东风日产在辽宁一帆风顺一路凯歌。我们要号召全省人民都来买东风日产的的汽车。最后是衷心祝愿:东风日产,日日生产,日产千台,最好能日产万台!”

  如果这位省长的愿望得以实现,那辽宁的自主车企华晨汽车该怎么办?这又是一个让人困惑的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随着中华业务的日渐式微,华晨的地位正在下降。所以,祁玉民在兼并重组这个问题上也不再显得那么强硬。

市场不景气 令人揪心的中国汽车殖市场(1) 大家车网

  早前采访过一位合资企业的高管,当问及如何看待合资自主概念时,对方直截了当地回答我说,“其实在我们眼里没有合资与自主的概念,都是服务企业而已”。虽然这句话听起来会让一些人感到不舒服,但确是真心话。其实,在很多政府官员的眼里,也没有什么合资与自主品牌的区别,谁能带动更多的就业,推动GDP增长,他们就会对谁竖起大拇指,给予更多的扶持资源。为此,自主品牌在与外资对抗后败下阵来的结局可想而知。

  与政府形成的亲密关系让很多外资在中国受益匪浅,只要不犯严重的战略失误,那么外资品牌大可继续扩充自己的销售渠道和产能,推进本土化战略。因为尽管时下增速回落,但前景依然诱人。自主车企尤其是民营厂商则只能继续顶着头皮上。■

责任编辑: 梁世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