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2-06-14 07:23 来源:汽车公社 作者:
我采访大众汽车前董事长哈恩博士时,他的一句话让我颇感意外:合资企业是美国人的发明,最后却在中国开了花。
在70年代,全球汽车老大美国通用和日本丰田在美国创办了合资公司“努米”(Nammi),借此来学习丰田的管理和经营之道。
1978年10月,通用董事长率团来华。在与中方探讨重型卡车技术引进项目时,建议中国最好采用“中外合资”的形式来经营。他用了“joint venture”这个词,“简单地说,合资经营就是把我们的钱包放在一起,共同办个企业,要赚一起赚,要赔一起赔。说得通俗一点,合资经营就好比‘结婚’,建立一个共同的‘家庭’。”
据当时从二汽抽调到北京参与谈判的李岚清回忆说:他说的有道理,但情感上我觉得接受不了。你是大资本家,我是共产党员,我怎么可能同你“结婚”?尽管如此,李岚清还是把这段内容写进了给国务院引进办公室的简报。
复出不久的邓小平在简报上批示“合资经营可以办”。这就是中国“合资企业”的由来。
中国汽车合资企业沿用至今,并被政策固化下来的50%对50%的股比,是大众和上汽在合资企业中最早提出来的。上海大众最初注册资本2.55亿元人民币,约合1.9亿德国马克,其中一半由德国大众投入,另一半由三个中方伙伴分摊:上海拖汽公司25%,中汽公司10%,中国银行下属的投资公司15%。今天,上汽集团收购了全部中方股份。
哈恩后来对我说:“股比50%对50%是基于这样一个考虑:中国需要我们,我们也需要中国。中国这么幅员辽阔的国家,不是访问几次就可以了解的。毕竟我们是外来者,很多事情需要中方的配合和合作。50%对50%是最平等的一个比例,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有助于双方的平等交流。”
中国的事情就是容易“一边倒”,似乎应了毛泽东的那句名言:“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中国轿车业从引进合资起步,自有当时的历史背景,而且成绩难以否定。但一度偏离掌握国际先进技术,迅速形成自主创新能力的初衷;甚至压制新生自主品牌,恰恰是一些政府部门的失误,并非当年合资企业决策者、创建者的本意。
一汽大众的奠基人,一汽老厂长耿昭杰曾和我谈起,当年引进奥迪技术,继而建立合资企业的目的,就是要学习全球汽车先进技术,用于再造“红旗第二代”,这是个一汽人做了几十年的梦。这种执着,外人很难体会。他强调说,合资企业与自主品牌,两条腿要一般粗。一条腿粗,一条腿细,并不是我们当年的初衷。
2004年,中央决策层把自主创新提升到国策的高度,自主品牌终于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尴尬境地走出来,挺直了腰杆。它们珍惜来之不易的机遇,只争朝夕地奋斗拼搏,频频爆发出新的“亮点”。
合资企业和自主品牌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两只翅膀。
汽车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早期合资的中方都是骨干国企,国家的把控十分严格。中外双方50对50的股比,曾是外资不可逾越的红线。
中国轿车也从来就不是跨国公司的附庸,不是外商的加工厂。在自主品牌提升的过程中,从2007年开始,作为应对,合资企业也低调地开始了一个化蛹为蝶的转变,以加强竞争力。
谈到中国汽车市场的品牌,过去一直是两极,一极是合资企业外方手中的外国品牌,一极是草根起家的自主品牌。
最初,官方的态度是扬合资,抑自主,这才有长期拿不到轿车“准生证”的李书福无奈地感叹“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2004年,中央提出自主创新,汽车业自主品牌一时成为“香饽饽”。
其实,随着汽车品牌新尝试的出现,无须政治化,面对新的品牌局面,按品牌的“产权”归属作为划分依据最为科学,汽车品牌在中国无非“三个世界”:
一是外资品牌。无论整车进口,还是合资企业生产,品牌产权都是人家的。如奔驰、丰田、雪铁龙。
二是自主品牌。无论自主研发的“草根”,还是买下国外技术和品牌全部产权的,都算。比如土生土长的奇瑞、吉利,比如买下英国罗孚技术的上汽荣威(微博),比如吉利买下的沃尔沃、上汽买下的名爵。
三是合资品牌。即在新形势下,合资企业创立的所谓“自主品牌”的准确说法,品牌产权中外一家一半。如广本“理念”、东风日产的“启辰”、上海通用五菱的“宝骏”。
80年代初小平同志力挽狂澜,拍板“轿车可以合资”的初衷,说到底,就是“学习”二字,利用跨国公司的资金、技术,逐步形成中国汽车业的自主开发能力。我以为,无论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如果目标是提升自主开发能力,都值得认可。
我很担心,如果大众同意上海桑塔纳、一汽捷达注册成合资品牌;丰田同意合资品牌生产上一代“花冠”;广本再拿旧雅阁做一个合资品牌高端车型;把早已大批量生产的零部件标准放宽,成本进一步降低,几家合资企业肯定利润、市场大丰收,可是奇瑞、吉利、中华们遭受的冲击不说是灭顶之灾,也必然是元气大伤。
把合资品牌算作自主品牌,再搞一轮“一哄而上”,自主品牌在中国的数量必然会成倍增长。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完成规划目标指日可待,但是“草根”们“一觉回到十年前”的边缘化窘境,恐怕也不是多余的担心。
要不要把合资品牌算作自主品牌的征集,如同要不要靠大上“微面”充数各大集团的总产量一样,“图虚名,得实祸”的教训,在中国轿车30年中不该总是周而复始。
责任编辑: 陶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