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研究 >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政策 稳中求进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政策 稳中求进

大家车网 2012-06-01 09:01 来源:汽车商报 作者:

[导读]全球汽车的保有量经过长期徘徊之后,于2010年首次突破了10亿辆,更在2011年一举突破11亿辆。全球汽车的产销量在7000万辆的水平也是经过长期徘徊后,于2011年首次突破8000万。

全球汽车的保有量经过长期徘徊之后,于2010年首次突破了10亿辆,更在2011年一举突破11亿辆。全球汽车的产销量在7000万辆的水平也是经过长期徘徊后,于2011年首次突破8000万,其增长量虽然跟不上保有量的稳定,但其增长幅度一直保持在3%到6%。

与此同时,在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出现较大变化的时候,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形势。我们对2011年中国汽车行业走势的基本判断,大概有四个方面。第一,这种下行是在振兴规划有关政策靠拢,出现产销下行的趋势应该是符合政策预期;第二,在刚性需求的支撑下,下行的趋势我认为仍然是可以控制的;第三,盲目扩能的投资冲动,主要来自地方政府;第四,处于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零部件企业和汽车销售企业资金链紧张,应该是政策关注和引导的方向。

对今后一个时期市场预测的基本判断,目前存在着较为乐观和不十分乐观的两种观点。较为乐观的预测是将欧美日的发展轨迹与中国状况发展比较,从市场需求出发,用千人保有量指标进行分析,然后按照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市场需求,中国汽车市场应从目前的千人保有量水平,至少要提高到欧洲千人保有量四五百辆的情况,产销量规模不断提升,近几年产销量应该持续维持在10%甚至以上。按这种预测,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在将来可达到年产量2000万辆,保有量有望超过3亿辆的规模。

不十分乐观的观点认为,汽车发展模式已从解决产业内部结构矛盾,转向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局面。应该说2008年出现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可以成为这两个阶段的分水岭。

我认为,从长期的角度上来看,上述乐观的估计肯定是对的。但也不能忽视目前存在的问题。对于汽车产业的评价指标,应该从主要比较看重的增量和产能,转为一方面继续关注提供有效供给,另一方面积极参与解决能源环境、资源、交通设施等短板,不解决三个短板问题,汽车产业就不具备持续发展的可能,但是单凭汽车产业自身的努力也不可能找到根本性解决方案。

能源瓶颈的巨大压力,使得我们在十多年前就开始考虑,通过政策引导汽车节能问题,能源替代问题,以及用电力为替代的新能源解决方案。目前一系列政策和具体解决方案正在逐步提出和实施,并且提出并实施的乘用车燃料、电池,已经进入第三阶段目标。对商用车燃料的管理已经从2011年开始实施。在已推动的天然气和乙醇汽车的试点上,甲醇汽车的试点方案已经发布实施。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规划也于本月18号在国务院通过。

近十年来,汽车产业面临的环保压力日益突出,汽车排放标准从实施国Ⅰ到实施国Ⅳ,经过汽车产业和石化产业的艰苦奋斗,虽然在一些方面我们还认为不能尽如人意,但是我们基本上如期实现了各个阶段的目标。据北京市环保局检测,在城市大气污染总量当中,汽车对PM2.5贡献率大约20%,因此这将进一步加大汽车产业技术升级的压力。

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越来越赶不上汽车市场的发展,若干年前城市道路上只有公交车和为数不多的公务车辆,如今,交通拥堵已经成为顽症。北京市实行限行限购,北京市的汽车产业链也受到损害。

鉴于宏观层面的人口红利、市场红利已经发生变化,面临能源、环境、基础设施的瓶颈,我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将进入平稳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不是短期的,有的专家认为有可能要贯穿“十二五”规划实施阶段,汽车产业只有与社会经济发展形成和谐局面,才会具有可持续发展。如果上述判断是准确的,那么国内汽车市场今后一个时期,将从如何继续把汽车市场大举扩大,转变为在努力尽可能做大大饼的同时,要对大饼的分配方式重新定义,即汽车产业和汽车企业都应该考虑,单凭以往主要靠外援的发展方式还能坚持多久,是不是主要依靠实力增长去占有市场。对于宏观层面而言,这是一个期待已久的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刻,而对每个具体的企业成为不得不面对的历史任务。

责任编辑: 陶瓷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