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研究 > 中国车市面临危机 或会重蹈欧洲汽车困境

中国车市面临危机 或会重蹈欧洲汽车困境

大家车网 2012-05-08 15:16 来源:腾讯专稿 作者:

近日,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会重蹈欧洲汽车市场当前面临的困境。其依据的理由是,我国汽车业面临产能过剩、进口车高速增长、财富增长机会减少、政策扰动车市等四大导致类似欧洲车市场危机的潜在因素,同时认为,由于地方保护干扰兼并、车企联盟很难实现、出口不易以及投资难回收等会导致我国应对汽车危机更难。笔者则认为,如果单纯依据以上几点就认为中国会重蹈欧洲汽车市场当前的困境未免太过片面和浅显。至少从宏观范畴来讲,中国与欧洲在宏观经济、政府政策以及汽车产业三个层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而这样的差异很难说中国近期内会重蹈欧洲汽车困境。

第一,中国与欧洲处于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当前面临的宏观经济发展形势也大不同。

众所周知,一国汽车市场的发展与其宏观经济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宏观经济的发展好与坏直接关系着汽车市场发展的好与坏。从中国与欧洲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来看,中国明显还属于发展中国家,处在宏观经济较快发展的阶段,而欧洲则明显已经属于发达国家或地区,处在宏观经济低速发展与维持的阶段。因此,将处于两个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国家或地区拿来作直接的比对,本身就没有太大的可比性。同时,当前的欧洲面临着欧洲债务危机的煎熬,2008年以来,欧洲经济出现持续低迷,年度GDP最高增速不超过2%,而反观中国,虽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也受到了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但2008年以来,中国年度GDP最低增速也达了8.7%。因此,在宏观经济仍然保持了较快发展的情况之下,虽然当前中国有所谓的财富增长机会减少的情况,但中国市场的财富增长机会还是会比欧洲多得多,而这也是包括汽车企业在内的全球各行业纷纷大举进军中国的原因所在。由此可以说,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还是有一个不错的宏观经济发展形势作为依靠的,在宏观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的情况之下,中国汽车市场不太可能出现太大的波动。

第二,中国与欧洲处于不同的政治体制,政府政策的实施效率或效果也大不同。

客观来讲,虽然目前中国的政治体制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但当前的政治体制也有其优势所在,即作为执政主体的政党长期处于执政地位,受到其他政党的影响和干扰较小,能够执行长期政策,并使政策进行延续,同时还能减少内部的权力斗争,能有效保证国家决策的效率,国家与社会的稳定。而欧洲则是由很多国家组成的,每个成员国又是多党制的,在政策达成及实施方面存在的阻力其实比中国面临的更大。如果说汽车企业间实施的兼并或联盟所面临的这方面的困难,相信欧洲区车企的困难要比中国车企大得多。欧洲车企间的兼并或联盟涉及的很可能是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其上只有一个欧盟作为统一协调组织,而中国车企间的兼并或联盟涉及的是省与省或市与市之间的利益,其上有一个共同的中央政府作为统一领导组织。欧洲国与国之间可以说实际上没有一个真正统一的上级,而中国的省与省或市与市之间则有一个真正统一的上级,由此而来的政令畅通则大为不同。笔者相信,只要有国家政府的决策,中国包括汽车行业内的企业间兼并或重组就要比欧洲相对容易得多。实际上,近年来诸如长安哈飞和昌河等汽车企业的整合就面临了地方政府间、企业间等的阻力,但在国家意志力的压力之下,最终也能实现兼并,由此可见,所谓地方保护干扰兼并、车企联盟很难实现等并不会成为我国应对汽车危机的不可逾越的障碍。

第三,中国与欧洲的汽车产业处于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汽车市场发展形势也大不同。

从汽车市场的发展规律来讲,中国与欧洲汽车产业所处的历史阶段也不同,欧洲早已经达到饱和期。以欧洲地区代表性国家——德国为例,1992年起,德国就进入到汽车市场的饱和期,千人汽车保有量就已经超过600辆。而2011年,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才65辆,2010年才进入汽车普及期。因此,与成熟汽车市场相比,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还很低,未来的增长空间还很巨大。虽然也有人说,中国人多地少,不能支撑如成熟汽车市场般那么高的汽车保有量,但即使未来中国能够达到成熟汽车市场普及期末期最低的千人汽车保有量200辆,那对于目前中国汽车产业的产业能来讲,存在所谓的中国汽车产能“结构性过剩”的论调其实多少也有些多虑。而实际上,即使出现所谓的“结构性过剩”,汽车企业也还有兼并重组、增加成本竞争力等应对措施。如大众汽车就凭借其增加成本竞争力等措施,在高度成熟、完全市场化、且深陷的欧债危机欧洲的市场份额从2000年的16%增长到了目前的24%。因此,中国汽车市场硬性的增长需求也为我国避免出现当前的欧洲汽车市场危机提供了先天保障。

同时,进口车高速增长、出口不易以及投资难回收等其实也并不会是导致中国汽车市场重蹈欧洲汽车困境。虽然近年中国的进口车出现了高速增长,但与国产汽车的产销规模相比,进口车的规模其实还很小,且国际汽车巨头实际上将进口车国产的愿望很强烈;而随着近年来中国产汽车产品品质的提升,特别是应对国际贸易纷争的经验的积累与方法的改善,出口的市场前景必然会越来越广阔,欧美市场的大门也终将会被打开;而投资难回收的问题,其实对于烂摊子的处理,在没有国家行政性减免之下,国内车企其实

责任编辑: 吴舟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