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研究 > 自主品牌遇严峻挑战 被迫实行二次革命

自主品牌遇严峻挑战 被迫实行二次革命

大家车网 2012-04-16 10:50 来源:腾讯专稿 作者:

日前,中汽协发布了今年3月份的汽车产销报告,当月汽车产销188.06万辆和183.86万辆,同比增长3.4%和1.0%,摆脱了前几个月不增长和负增长的状况,终于迎来了微增长。

不过,人们仍然担忧,其中的自主品牌汽车表现并不如人意,在不容乐观的今年度,自主品牌将遭遇严峻的挑战,同时期望自主品牌能够普遍觉醒,实行“二次革命”,以避免将来陷入更大的困境。

从中汽协发布的数据也可以看出,这种担忧可以理解。3月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60.36万辆,环比增长14.8%,同比下降1.7%,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1%,占有率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2.7个百分点; 而1-3月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161.78万辆,同比下降8.1%,降幅高于乘用车总体6.9个百分点,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9%,占有率同比下降3.2%。中汽协发出警告:“数据表明,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同比呈现持续下降状态。”相比之下,其他如德系车、美系车、韩系车发展良好,上升明显。

无疑,其他国家汽车品牌市场份额的提升,将会挤兑本土自主品牌的市场空间。自主品牌汽车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市场占有率达到了半壁江山,已经走出了夹缝中生存的困境。但是,鉴于自主品牌自身的实力和产品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虽然可以跟外来品牌正面交锋,存在较大差距的事实却不容否认。更让人担忧的是,一直以来,国际金融和经济形势处于剧烈动荡之中,在抗风险能力方面,自主品牌处于弱势,首当其冲产生不良影响。今年甚至是去年以来,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的变化就反映了这一潜在的危机。

自主品牌汽车该如何应对?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当前这种市场形势的产生背景和原因是怎么样的,这是导致自主品牌出现滑坡的重要因素。实际上,从国内和国外的经济形势来看,国外经济仍没有实现完全复苏,而国内经济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也开始下行。同时,从去年开始,国家取消了一系列汽车消费优惠补贴,直接抑制了汽车市场的过快增长。另一方面,国内物价飞涨,而人民的收入却止步不前,购买力下降,同时因为人们的消费理念越来越理性,使得汽车市场进入了不温不火的状态。这种大背景大形势是不容轻易改变的。前面说过,当发生负面的情况时,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抗击打能力较弱的本土品牌,于是这种判断也就基本应验了。

其次,在严峻的形势之下,国内各汽车制造商纷纷寻求出路和破解之法,当合资品牌基本上还能能够依靠自身的优势向前滑行的时候,本土自主品牌却遭遇到了无法突破的困境。原因是,自主品牌过去处于上升期,不断地超越自己的过去,而当面临不利局面的时候,自身的弱点就会暴露出来,很难突破自己,很容易陷入无所适从的窘境。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自主品牌就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尽力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或者通过对自身的改革,或者其他方略,实现新一轮的向上腾跳。

而这又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对当前的市场,可以采取一些急功近利的方法以取得收效,但是这不是长久之计。不过仍然可以尝试,比如加大营销力度。在营销层面上,自主品牌一直落后于合资品牌,不仅投入小,而且方式方法也极其落后。这一点要向韩系车学习。缺乏有针对性的,能获得长久影响力、深入人心的,以及富有特色的营销措施,是自主品牌的营销软肋。同时,这反映了自主品牌企业这方面人才的缺乏,管理创新思维的薄弱。最近,我也看到自主品牌在央视等媒体上大做广告,但是这是非常苍白的一种强迫式植入,并不能产生持久的效果。

还是根据中汽协的统计来看问题,他们说“1.6升及以下轿车占轿车市场份额下降”,这一区间正是自主品牌的优势空间。这反映了自主品牌在产品结构上的不平衡。当1.6排量以下的主流消费人群出现波动的时候,受到影响最大的自然是本土品牌。而由合资品牌所把持的中高级车市场以及SUV、MPV等却热火朝天。因此,自主品牌应该在这些方面下功夫,找到症结所在,而不是盲目地惊慌失措。

自主品牌的第二次腾跳应该从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是产品层面的科学规划,二是营销力度的加强,三是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四是现有资源的有效整合,五是加大海外市场的开拓。基本上来讲,这些东西都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实际上,自主品牌企业应该早就意识到这些问题,而且有所准备。比如吉利汽车,它对于沃尔沃的整合就会产生良好的效益。车夫(微博)觉得,应该给他们时间,而不是面对短期的挫折就会产生低落情绪。从长远来看,因为自主品牌企业更加自主灵活,眼光开阔,其发展前途也会更加远大,超过国内合资品牌没有问题,我们的目标是他们的母公司——那些国际型汽车巨头。

责任编辑: 黄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