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研究 > 变味库存将影响市场格局 给车市蒙上阴影

变味库存将影响市场格局 给车市蒙上阴影

大家车网 2011-12-28 09:31 来源:腾讯专稿 作者:

[导读]由于汽车库存所产生的影响巨大,特别是在客观因素与人为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压库现象,就会使库存自身改变了味道。所以说,这样所产生的库存现象,更会让市场的格局产生意想不到的变化。

眼瞅着2011年就要过去,盘点今年的国内车市,虽然整体出现下滑、但由于销量的基数摆在那里,仍然会对整体的产能难以产生多大的影响。反倒是越来越大的压库问题,破业界感到担忧。一方面国内汽车的库存持续增大,已经让本就处在话语权不够的经销环节颇感不适;另一方面,销量预期与积压的矛盾越来越大,如果不能够顺应新市场条件下的变化,显然库存的问题就会很大程度上拖住车市发展的后腿。

据有关部门的研究,预期国内的库存将达到400万辆的临界值,而现在已经超出了200万辆,这样,虽然在数字上尚未亮起红灯,但由于汽车库存所产生的影响巨大,特别是在客观因素与人为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压库现象,就会使库存自身改变了味道。所以说,这样所产生的库存现象,更会让市场的格局产生意想不到的变化。如紧俏产品的饥饿营销、制造中出现的过剩现象以及经销环节与厂家的话语权不对等,都是造成产品积压不合理的关键问题。

客观环境让新车库存对自主车很不利

作为2011年的车市,最大的变化就莫过于整体产销下滑带来的问题。这种较为复杂的竞争现象,已经让国内的自主车企明显的感觉到不适应。如B级车带动下的连环降价、新技术投放的日趋踊跃,都已经使转型期的国内制造越发的受到冲击。这其中所带来的库存问题,自然是以往所难以预见到的。而眼见到一些国际产品肆意的销售,甚至已演变到不加价不成的地步,这不仅对消费者难言公平,还给车市制造了巨大的混乱。

考虑到国内市场所能承受的库存压力,如果在可能预见的范围内出现,也就是大家都有同等的压库问题,自然是可以理解的。但现实的库存,恰恰是参差不齐的库存现象,特别是相互竞争间所存在的缺良营销手法,已经使市场销售变的很是复杂。前面所提到的饥饿营销以及恶意跳水,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库存的进一步恶化。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待库存的不利,虽然未达到预期中的危险临界点、但对国内制造车企来说,显然是具有更大影响的。

主观因素影响汽车库存更需改变

作为汽车库存的问题,早在数年前就已经成为影响市场良性循环的一个不小问题。但就是由于当时的市场环境下,尚未达到现在的竞争复杂性以及人为的影响力,所以,库存也就会随着释放产能与加大需求而可以轻易被消化掉。而现在,由于汽车已经渐渐成为城市拥堵和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各地所采取的限制措施可谓此起彼伏。所以,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直接造成了一些欠缺竞争力产品的集中压库,这显然是很难预料到的新状况。

具体到各地区的限制与库存是否成正比的问题,虽然难以想象其比率如何,但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像北京、上海等地所采取的限牌与拍牌,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内许多以小型车为销售主体的市场。也就是说,一旦出现限制措施,消费者原本就被挤压的消费空间,自然就会选择一步到位的成熟品牌……,这样就会自然而然的造成主观因素影响新车库存的现实了。同样,这样的人为可能带来的库存结果,的确是需要各方面进行反思的!不应仅仅把精力放在限制上、更重要的还是放在疏导方面,如对一些企业产销量的疏导问题、对市场环境的疏导问题等等,都应该是尽量避免造成库存阻碍市场的主要方式。

如果客观的看待库存问题,的确并没有什么可怕的。这是在于国内有着很大的市场消费量这个基数存在。而现在看来,如果库存问题改变了味道,自然就不能用简单的量化指标来认识和衡量了。因为,一旦库存存在着紧俏车争风求购、压库车再难销售的问题,很可能就会使市场存在这极大地走极端现象。再加之各项有利于汽车的优惠政策远离而去,自然就会形成对国内汽车无形的打压。这样一来,库存问题就显得尤为的突出了!而要想改变这些问题对国内车企的影响,除了需要车企在技术与品质的转型之外,更多的还在于缓解主观意义上的制约措施,这或许才是逐步解决库存问题的关键所在……!

责任编辑: 吴舟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