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研究 > 问责校车管理制度:资金有谁来承担?

问责校车管理制度:资金有谁来承担?

大家车网 2011-12-14 08:11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

12月1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同时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小学校车有望在三年内全部普及。《征求意见稿》针对这些问题作了全面、详细的规定,并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但对于校车经费来源、运营模式只作了原则规定。

校车资金谁来承担

校车资金到底应该由谁来承担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因为,资金投入不足是当前校车发展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没有充足的资金就难以保障校车的质量和运行。

在这一思路主导下,草案对资金问题作出了这样的规定:国家通过财政资助、税收优惠、鼓励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支持农村地区为居住分散的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提供校车服务。发展校车服务所需的财政支持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担,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订。

有关专家认为:在校车服务问题上,政府的功能和服务能力也是有限的。草案确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发展思路,这是正确的,也是符合我国国情和现实情况的。随着地方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校车服务也可能演变为一种公共服务,但一定要和国家整体的财政能力相匹配。

如何确定校车运营模式

“如果政府财政不能完全为校车埋单,那中小学校车应该纳入社会公益性运营范畴,和公交车一样,可以享受政府财政补贴。”有关专家建议由政府和家长共同分担校车运营费用,给符合政府规定的校车服务提供者发放适当的政府补贴。

公交车已经逐渐走向公益服务,而校车和公交车一样,所承担的功能都是公共服务,都是在起节约社会资源的作用。如果把校车纳入营利性运营,竞争会导致利益最大化,把校车运营完全定位为市场行为,更容易引起安全问题。校车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都属于社会公共事务范畴,自然应该由公共管理者的政府来承担。

无论采取哪种运营模式,校车都不能以赚钱为目的。如果运营赔钱,政府就应当给予补贴,这些钱可以由家长适当承担,但政府补贴应当占大头。

驾驶人要具备什么资格

驾驶人的安全驾驶是保障校车安全的关键。草案规定,校车驾驶人应有相应准驾车型3年以上资格,年龄不超过60周岁,最近连续3个记分周期内没有满分记录,无致人死亡或者重伤的交通责任事故,无饮酒及醉酒后驾驶记录、超速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无犯罪记录,未因违反治安管理受过拘留处罚,身体健康,无酗酒、吸毒行为记录,无传染性疾病,无癫痫、精神病等可能危及行车安全的病史。

专家认为:不能对校车驾驶员过高要求,否则实践中不好操作。他认为可以通过建立信用制来解决问题。驾驶人应该热爱教育事业而且品行端正。因为校车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还是一个流动教室,是一个教育场所,驾驶员有义务和责任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

责任编辑: 孟飞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