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研究 > 中国车市遇弱肉强食 自主品牌自强是根本

中国车市遇弱肉强食 自主品牌自强是根本

大家车网 2011-12-13 07:38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

中国自主品牌失去了高增长,中国的汽车市场会怎样?这是一个大家都在探讨的问题。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平均月销量超过两万辆的自主品牌仅有奇瑞、吉利、比亚迪、长城汽车和天津一汽5家。而更多的二线自主品牌超不过两万辆门槛,似乎已经陷入了零增长的漩涡。

相比而言,今年合资品牌过得并不次,通用、大众、福特等,以及即便是遭受了大地震的日系品牌,也继续保持着增长的势头。

诚然,今年扶持政策的退出对整体车市的增速放缓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此消彼长,自主品牌的衰退,反而带动了合资品牌的进步。

车市中弱肉强食本是正常规律,但二线自主品牌的没落更多的是盲目增长的后果。比亚迪在经历了高速增长后,在今年出现了负增长。

贪多求快已经成为自主品牌的通病。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主品牌能否在徘徊不前的时候及时调整自己的战略,获得更多生存和壮大的空间。

目前中国汽车行业开放过度,涉及汽车整车的合资企业达到100多家,外资纷纷来华扩张地盘。国内亦出现了“豪车火小车冷”的趋势,逆国际潮流而动,刺激了合资企业甚至进口车的发展,直接打压了本土自主企业。

自主品牌汽车市场井喷的行情中,价格的优势已经耗尽, 现在看来,只有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而不是抱怨合资品牌的挤压,才是未来自主品牌的出路所在。

中国车市的寒冬还远未结束,乘联会曾表态,中国汽车市场明年乐观的预测也是和今年持平。在目前汽车业合资企业乐观,自主品牌悲观的背景下,这也是加速行业洗牌的一个机遇。

自主品牌有其浮躁的地方。但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汽车产业格局已经出现了新的变革。面对弱肉强食的窘境,乘联会建议暂停批准汽车合资企业,否则中国是救了国外汽车寡头们的命,却导致内资汽车企业快速消亡。

不过,鼓励和扶持自主品牌只是一时之策,能否在市场上立足,自主品牌还应当自强才是根本。而能否抵御合资品牌的挤压,也是当前自主品牌亟须化解的难题。

(时代汽车周刊)

责任编辑: 孟飞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