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研究 > 供应链体系为中国市场而变 中国亟需应变

供应链体系为中国市场而变 中国亟需应变

大家车网 2011-10-09 10:11 来源:腾讯专稿 作者:

10月11日,成都骄子国际会议中心,全球汽车论坛(微博)将隆重启幕,无论是站在讲台前和围在圆桌旁,车企高管和专家们都将热议中国如何从一个生产大国向创新大国的跨越,供应链体系的重构和管理创新也是实现创新大国之梦的重要前提条件。

坦率地讲,中国的汽车供应链现状,不足以支撑中国成为一个汽车创新大国,至少单就自主品牌车企的供应链管理,就不能保证掌握必要顺畅充足的汽车产业创新资源,创新往往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如果一切都白手起家、自己从头做起,创新大国仍然很遥远。只有在完善供应链基础上实现技术引进再创新,才是一条便捷可行之道。当然也只有实现供应链的战略控制,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自主”的创新。

一直以来,汽车业界对吉利海外并购评价的着墨点、突出的是沃尔沃这个世界级的品牌资源,但我认为更具战略意义的是沃尔沃背后的供应商体系以及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方式。早在2009年,吉利就收购澳大利亚自动变速器公司DSI,后又在山东济宁、湖南湘潭和重庆铜梁三地投产了DSI工厂,吉利还与美国江森自控以及法国弗吉亚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虽然李书福表面上坚持“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但这些上游供应商资源绝对会被两大品牌尽可能充分利用,沃尔沃的供应链管理方式也会被吉利学习和吸收。

从十几年前,当中国汽车产业步入少年、进入快速发育期起,全球的汽车供应链就在发生重大变化,供应链静态要素快速向中国集结,供应链动态物流急速地拥入中国。

几乎每一个大型的海外车企,即使不在建厂之初,也要在二、三期紧跟建设发动机、变速器厂,并带来一大批零部件供应商,甚至可以形成一个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或地方产业集群,大众、通用、福特丰田、现代概莫能外。

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的跟随采购和控制成本的需要,世界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也纷纷在中国大陆投资建厂或与国内零部件厂进行技术合作,将其在中国的产能纳入全球汽车生产网络,如博世在中国经营50家公司,拥有2.62万名员工,日本电装在中国开设了十家工厂。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总数中约有二三成是外资企业,但他们却是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主力军,竞争能力胜过其他七八成的本土企业,广泛活跃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成渝、东北、华中等地区。

2010年,世界汽车采购巨头阿菲尼亚关闭了25家工厂(以北美为主),却在中国开设三家工厂,也在中国大量采购液压软管、制动主缸、刹车盘(鼓)等,单是刹车盘,每年就要从中国采购数百万个,当然是最优质的。

世界零部件企业加速进入中国、为中国而改变全球战略布局的第一要因,也是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已经是世界汽车生产第一大国,自2008年起,中国坐稳这把交椅,随着欧美日主要汽车生产国的产业空洞化加剧,中国的地位仍在不断强化。

全球供应链体系与全球生产网络相伴而生,那里有汽车工厂和产能,那里就需要建立供应链。跨国车企也尽可能地在中国本土化,2010年博世在华233亿元的销售收入中,63%的产品是在中国本土制造的。

其次,才是生产优势的考量,中国的人力资本优势虽然有被越南、泰国等国赶超之势,但就全球来讲,仍然是具有相对优势的,况且中国人力资本优势不仅是单纯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更为重要的是以亿为单位数量级的劳动力供给,是任何国家无法企及的,而且这是自洋务运动以来的近代150年机械工业发展史培育的一代又一代的技术熟练的从业者,这也非上述小国所能比。

再次,车企全球供应链中心移位中国也将被看作是具有英明的战略眼光,因为中国占据着新兴市场的国家中心位置。世界上最具成长性的“金砖四国”除巴西以外,俄罗斯、中国、印度是地理上自北向南相连的三个国家,中国正好处于中心位置。而从现状上来看,虽然在重型机械方面中国与俄罗斯不分伯仲,但在行走机械和精密机械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方面,中国已经超越领先于俄罗斯,更是远超印度。

中国已成为全球汽车供应链的重要一环,并正在成长为全球供应链中心的大势毋庸置疑。但现实中,这更是世界零部件巨头眼中的“一碗肉”,中国本土的企业只捡到一些肉渣吃,并未分享到应有的市场份额。

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能够进入世界车企一级供应商的屈指可数。万向集团就是为数不多的实力企业之一,其生产的万向节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12%,开发的轮毂单元总成于2008年起为大众供货,是首家进入大众汽车全球采购系统的中国本土轴承企业。

更多的中国企业需要加倍努力,大型整车企业,特别是“四大”“四小”等中国第一阵营的汽车企业集团和地方政府更应注意调整发展战略,由整车为主,调整为整车和零部件板块的协调并进。有对外投资能力的整车企业还要通过资本层面运营,尽可能地控制国际优势零部件产业资源。

零部件企业要树立技术为本的意识,加强内功,积极创新,以进入全球采购体系为基本目标,以占领供应链高端市场为长远目标,特别要注意切实保障产品供应的稳定性,这是经历过日本大地震后的国际车企最为看重的一点。

政府、行业协会以及渠道商,共同致力于降低物流成本,培养供应链管理人才,打造高效的供应链信息平台,从而使中国企业从容面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一旦遭遇经济困难的特殊时期,也可以实现“东方不亮西方亮”。

责任编辑: 陈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