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1-08-22 07:35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
一家之言
或许是因为牵扯了太多利益和功过评价,中国汽车业的“市场换技术”话题就像一枚定时炸弹,无论谁有意无意碰到它,总能引发轩然大波。最近,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博士伍俊飞一篇讨论“市场换技术”的文章(《有钱有市场就要追求最好的技术》)甫一刊出,立即引发强烈反响,各路专家媒体唇枪舌战,好不热闹。
可惜,目前讨论仍然集中在“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功过评价上:有人认为该战略已彻底失败,到了盖棺定论的时候;有人立即跳出来强烈反对,甚至不惜摘下斯文面具开骂,似乎是别人动了其私有财产一样。笔者认为,在中国汽车业面对新形势背景下,纠结于过去的“市场换技术”战略是否成功并无意义,我们更需要就如何“做强中国汽车业”的课题展开研究和探讨。
什么能代表中国汽车工业的水平?过去每到年底,总是能看到一些大型国有汽车集团出来“晒成绩”:我今年产销超过350万辆,全球排名第10位;我今年产销180万辆,未来目标瞄准全球第13位……似乎拿出全球排名,就能证明其“国际竞争力”。这样的销售数据“游戏”,能代表中国汽车业的水平吗?相信多数人不会认同,因为这些大集团往往把与外资品牌合资生产、使用其技术且挂着其LO G O的产品,算作自己的销量,而实际上这些大集团并未掌握核心技术。
可以确认,代表中国汽车业水准的是自主品牌,也就是中国人自己能掌握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汽车企业和品牌。2009年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车市场,自此对于我国汽车业来说,做大已经实现,如何将自主品牌做强则成为下一阶段主要目标。过去两年,受政府推出的1.6L以下乘用车刺激政策推动,我国自主品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到2010年年底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5.60%,创下历史新高。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刺激政策全面退出,加之车市整体增速意外大幅放缓,自主品牌遭遇沉重压力。中汽协数据显示,7月份自主品牌轿车所占份额降至24.59%,占有率降至近年来新低。对于目前的尴尬现状,自主品牌车企在年初即有所警觉,并早已着手准备应对措施,但市场下滑之快仍出乎他们多数意料之外。剧烈变动之下,很多人慌了手脚。
的确,做强中国汽车业,离不开政策对自主品牌发展和创新的支持;正如一些业界人士呼吁的那样,有必要出台发展自主品牌汽车的国家战略;而且这种战略不应该只是简单的消费刺激政策,而应该深入到制约自主品牌发展的根本上去,比如如何鼓励自主品牌做好品质,如何鼓励做好自主创新,如何通过将政府采购范围限定于自主范围来为其发展创造良好外部条件等。
在支持自主品牌方面,过去我们的政策做得很不够。不过,在呼吁鼓励政策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自主品牌如何苦练内功,快速缩小与国际品牌在品牌、技术、品质、服务等方方面面的差距。从国家战略来说,应该鼓励支持自主品牌发展,但是自主品牌不能永远生存在政策的襁褓之中,事实证明在竞争中企业成长更快。发展模式上,自主品牌应该不拘一格,多做尝试,既可以基于购买技术开发,也可以埋头苦干,甚至可以考虑以出口为主;同时,呼吁业界和媒体给予自主品牌成长和发展的空间,要有耐心等待其发展和壮大,而不是动辄抨击或嘲笑。
讨论我国30年“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功过得失,不要让自主品牌成了炮灰;自主品牌中国汽车业从大到强的关键,是中国汽车业的希望所在。□黄习伟
(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 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