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研究 > 销量提升应依靠企业自身发展而非激励政策

销量提升应依靠企业自身发展而非激励政策

大家车网 2011-08-02 07:14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

欧洲车市每年有3%左右的增幅,车企都高兴地谢天谢地了;中国市场今年有望低于10%的增幅,我们就大呼小叫市场冷淡了。保持了连续25年高速增长的中国车市,要是到年底真的负增长了,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市场有起就有落,也是经济发展规律使然,我们的车企得学会适应没有鼓励政策的车市。

最新的消息是:8月1日起,北京市将实施《进一步促进本市老旧车淘汰更新方案》,拟对本市将淘汰的老旧车给予“双补贴”,凡报废老旧车辆可以获得政府补贴,报废并更新老旧车的车辆,可获得企业补贴,两项补贴相加预计最高超过2万元。

如果简单认为,“双补贴”是刺激车市的激励政策就错了。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方案有鼓励老旧车更新的意思,但是主旨首先是提高北京汽车的环保标准。因为享受补贴的车型从环保标准上看多是2003年以前的国II或者低于国II标准的在用车型。

今年以来,中国车市如同“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增幅的势头明显放缓,甚至在5月和6月出现了少有的负增长。从上半年的数据看,汽车产销同比仅实现3.35%的微增长,比去年32%的增速回落了29个百分点。因此,有人把今年的车市戏称为最不给力的一年。

这其中,不少人把板子打在了鼓励性政策的退出上。比如,年初购置税减征等政策的取消、北京限购、上海拍牌、贵阳限购、节能补贴政策取消等政策,都对车市产生了直接影响。把板子全打在鼓励性政策的退出上是不公平的,这些鼓励性政策的出台从某种程度上是提前透支了消费,才形成了今天市场的增速缓慢,属于典型的拔苗助长型。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称,目前没有确切的消息表明国家相关部门会在年内出台刺激性的消费政策。并呼吁企业,别总指望着政策,企业和市场要适应在没有政策的情况下发展。尽管中国车市的总体增幅不高,但是并非车企的日子都不好过。与自主品牌销量同比下滑接近1%,市场占有率同比下降3%不同,合资车、进口车的市场份额不仅没降而且还在扩大。今年以来,北京奔驰的销量增速高达120%;奥迪品牌上半年实现销售13.91万辆,同比增长超过28%;宝马、沃尔沃、雷克萨斯等车型的增速都在两位数以上。

而从车企的构成来看呈现这样几个特点:合资车企好于自主品牌,高价格车型好于低价格车型,欧美合资企业好于日韩合资企业。所有这些特点汇集成一个道理,越是有品牌的在逆境中的表现就越强大。

过去一段时间,B级车的竞争空前惨烈:一方面东风标致508以不到17万元的价格入市后,随即导致了同级别的K5、雅阁、第八代索纳塔、天籁、雅阁、凯美瑞等车型降声一片,降幅从2万元至5万元不等;一方面随着一汽-大众新迈腾的上市,南北大众的全新帕萨特和新迈腾构筑了B级车的坚固防线,两个车的价格虽不及东风标致508便宜,却在市场上风生水起,一车难求。归根结底,拼的还是品牌。

如果说,得学会适应没有鼓励政策的车市的核心价值在哪里,那就是归结为品牌。全球也只有通用、宝马、奔驰、日产、丰田等十大品牌,而中国的汽车品牌多如牛毛,鼓励政策能暂时鼓励了他们的销量,做大做强仅仅是靠鼓励办不到的。如果一定鼓励,相关部门应该在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上见真章。

责任编辑: 林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