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研究 > 东风有限新中期出炉 郑州成为新增长极

东风有限新中期出炉 郑州成为新增长极

大家车网 2011-08-01 14:29 来源:腾讯专稿 作者:

26日,东风有限将在京发布新的中期事业计划。

一月前,日产汽车发布“Nissan Power 88”中期事业计划。

二者相关联的是,在未来6年里,日产汽车致力于在中国实现10%的市场份额,高于全球市场份额2个百分点。

日产离开中国,中期事业计划是缺乏想象力的

中国将强力支撑全球“Nissan Power 88”:8%的全球市场份额,8%的可持续性经营利润率。

2010年,日产在华销售102万辆,超越美国91万辆的销量,更是超过本土日本市场销量,约占全球408万辆的四分之一,成为日产汽车全球最大区域销售市场。

而日产在华的102万辆销量,只占中国汽车市场6.2%的份额,未来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按“Nissan Power 88”提出的10%的中国市场份额,即使未来6年的市场规模仍然保持在2010年1800万辆的水平,相应份额也要达到180万辆。

但从动态来看,上述1800万辆的中国市场规模预期是一种“地板”假设,过于保守,基本不成立。早在今年5月,日产汽车公司副总裁山下光彦就透露,2011年的在华销量目标是115万辆,2012年是150万辆。所以,不可能2013年到2016年就增加30万辆。

即使未来6年按相对保守的5%的增长,中国汽车市场的规模也将超过2400万辆,日产在华销量规模相对合理的预期也要在240万辆左右。按已规划的目标,日产在华的总产能143万辆到193万辆,分别为东风日产花都工厂设计产能60万辆(2012年最大产能80万辆,可能设三厂再增30万辆),襄樊工厂20万辆(2012年),东风日产郑州工厂45万辆,郑州日产中牟工厂18万辆(2013年)。看来,240万辆并非遥不可及,大多工厂的规划目标还只截止到2012年-2013年,剩下的三四年时间仍然会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日产北定中原郑州暗渡陈仓

上个月,郑州市代市长吴天君在东风日产郑州工厂调研时的一席话透露了东风日产高标准建设生产流水线、为未来预留产能提升空间的发展战略。

按照现在掌握的产能动态,东风日产和郑州日产的产能规划目标分别指向了45万辆和18万辆,合计63万辆,这样的产能规划如若达成,可能会让20万辆的襄樊基地汗颜和艳羡,郑州当仁不让地会成为日产在华的第二大生产基地。

其实,与襄樊和花都相比,郑州才是日产入华的第一站,早在1993年3月,日产汽车公司在华投资的第一家整车生产企业就落户郑州。去年9月,东风日产奇骏、逍客车型转移到郑州生产。目前,东风日产也已成为郑州地区最大的乘用车生产企业。

郑州发展汽车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和地缘优势。郑州,是为九州通衢,八大古都之一,素有“中国铁路心脏”和“中国交通十字路口”之誉。郑州是与山西、内蒙和陕西等资源型大省最为接近的特大城市之一,鄂尔多斯、神木这些因资源而一夜暴富的城市,是中国最具潜力的汽车消费市场,马路上跑的尽是豪车,车展上一掷重金买下豪车的很大一部分来自这些资源型城市的矿主或其富二代。

在郑州提出了百万辆的发展目标后,一大批整车企业紧跟规划,大展拳脚。宇通汽车、少林客车都是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汽车厂。不仅郑州日产在扩能,海马也在极力打造海马郑州基地,奇瑞也在建设集微型车、轻卡及农业机械为一体的生产基地。目前,郑州经开区的汽车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竞争和合作的良性生态正在形成,日产为了提高新工厂产品质量,还曾租用过海马郑州工厂的涂装线,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业内友好合作的明证。

1 2上一页下一页

责任编辑: 黄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