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研究 > 中国车市为何总与国际市场“格格不入”

中国车市为何总与国际市场“格格不入”

大家车网 2011-08-01 11:03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

与国内销售市场仅增长3.35%的低迷状态相反,今年上半年汽车出口大增,增幅高达56.99%,特别是以前所占比重不大的轿车出口量翻倍。有相关负责人预计,今年出口有望超过历史最高的2008年64.4万辆的水平,再创历史新高。不过,今年的增幅很大,与前两年出口大幅下降导致的基数较小相关。此外,同口径相比,1-5月,中国汽车产品累计进口38.93万辆,出口29.87万辆,进口金额286.51亿美元,出口金额248.85亿美元,总量和金额都有巨大逆差,而且中国汽车整车出口量占总产销量的比例仅为3%,出口的产品都属中低端,面向的市场也多为欠发达国家和地区。

记得2005年,我国汽车贸易第一次实现了贸易顺差,当时,中国汽车业整车出口不仅数量很小,而且单车价格低廉,大多不挣钱,出于调侃,笔者曾撰文,《何时也对中国汽车反倾销》。如今,我们汽车出口尽管增幅很高,但绝对数仍然很小,单车价格仍然低廉,产品品质仍然难以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因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中国汽车出口都远没有到弹冠相庆的时候。

2008年由美国引发的一场全球金融危机,改变了世界汽车格局,欧美日市场暴跌,中国一不小心做了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但国际汽车市场的不景气,也极大挫伤了中国汽车的出口。2009年,中国国内汽车市场暴增47%,出口却是“量价齐跌”,整车出口37.07万台,同比减少44.7%,出口金额51.93亿美元,同比减少42.6%,降幅都接近一半。

2010年,中国国内汽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出口形势虽然出现“逆转”,但仍未恢复到2008年以前状态。今年上半年,国际汽车市场普遍复苏,美国、德国、韩国产销量与新车注册量都有10%左右的增长,而我们国内市场仅有3.35%的增速,出口却呈大幅增长。

分析近两年数据发现,中国汽车市场和国际市场呈反向变化状态:国际市场暴跌,中国国内市场则暴涨;国际市场复苏,中国国内市场低迷,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呈逆向变化。而出口大幅增长,则基本与国际市场呈正向变化。

这说明中国汽车市场与国际市场并不接轨,有一点“自拉自唱”的味道,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市场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大,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政策市场”,容易大起大落。一般说来,有大起必有大落,无论大涨还是大落对产业的伤害都很大。

中国的汽车市场变化不仅是受“汽车政策”的影响,更要受到宏观经济变化的左右。近两年的市场“井喷”,既有实施鼓励汽车销售政策的原因,更受到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的宏观经济过热的影响。4万亿元的投资刺激,9.6万亿元的信贷投放,汽车业像坐在一列高速列车上,双重加速,想不加快发展都不行,一年净增400多万辆销量,提前透支了市场。同样,今年汽车市场低迷,既有汽车刺激政策退出的原因,更有宏观经济调整大环境变化的原因,而且受后者影响更大。

就宏观而言,中国经济是不完全市场经济,政策干预频繁,银行像是财政部的金库,完全听命于政府。看看美国,动用几十亿美元对通用汽车进行破产保护,几经国会辩论方才通过,而中国4万亿元投资不经全国人大讨论就决定了。中国政府决策快,效率高的优点,大家看得很清楚,我们也经常爱说,别人用100年做成的事,我们十年就完成了。但是,这种快速决策带来的也不全是正效果,仅这大起大落也让产业受损不小,看来,中国汽车业也不能一味追求发展速度了。

责任编辑: 张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