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研究 > 2011年汽车业中期报告:广东车市雾里看花

2011年汽车业中期报告:广东车市雾里看花

大家车网 2011-07-01 08:44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今年车市扑朔迷离,尽管年初大家对车市的增速预期有所下降,但春节后突如其来的连续降温,仍让经销商感到无所适从。而日本地震对本地市场销售份额极大的日系品牌带来的冲击也迅速发酵,进入二季度后,本地车市寒意方浓。下半年车市走向如何,车市前景仍然是雾里看花。

1-5月,广东省新车上牌量达到36.7万辆,同比实现10.1%的增长,勉强达到年初预期10%-15%的增长底线。但相比全国市场1-5月产销量只有3.19%和4.06%的同比增长,广东市场保持相对兴旺,下半年车市是否会出现新的转机?日系品牌的绝地反攻,节能惠民新政策的推出,压抑已久的需求爆发……下半年车市还有许多看点。

关键词:开店热

车市虽然不如预期,但并没有放慢经销商扩张的步伐。今年以来,经销商开店热迅速升温,单单一个月时间,广州就有6家新店开张迎客。预计今年下半年还有近20家新店加入到激烈竞争中。除了中心城区外,广州的番禺、花都和增城也都成为开店热门区域。在厂家已经披露的开店计划中,上海大众、北京现代今年在全省新增网络均在10家以上。其实,经销商投资新店的热情从2007年以来就一直未曾减退,虽然在2008年遭遇金融危机导致部分经销商被行业洗牌,但更多新店前仆后继地涌入到激烈的竞争中。2009年、2010年车市高速增长,巨大的市场潜力更让经销商按捺不住,开始疯狂地在广州以及周边二三线城市圈地为王。此外,中升集团的上市经验,也为经销商集团未来发展找寻到一条可借鉴的成功模式,扩张已成为经销商集团上市前的必修课。

车市开店热的背后除了公司发展的外在需求外,与汽车零售利润的削弱不无关系。当车市陷入低谷时,经销商集团的优势更为明显。抱团取暖的经销商集团经营模式在资金、场地、成本控制等各方面都更具优势。一方面,4S店各项业务对资金流要求较高,单店形式的经销商资金链很难最有效地满足经营需求。另一方面,激烈的竞争不仅让经销商单车利润下降,也令经销商抗风险能力下降,一旦车市变化,经销商很难独善其身。总之,新店热的背后,也有经销商为了生存下去,而不得不进行扩张的无奈。“只有将盘子越做越大,才能将损失降到越来越少。”一位汽车经销商集团负责人如是说。数据显示,全国百强汽车经销商包含了3000多家4S店,占到行业企业数量的5%。邵玉梅

关键词:派系之争

华南市场是日系车的大本营,这是车市典型的区域消费特征。华南市场对日系车的特殊感情,直接影响到日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一直居高不下,2008年的市占率甚至高达60%以上。然而,今年以来车市格局却发生了较大变化,日系独大的局面逐渐被日系、欧美韩、自主三分天下的局面所替代。原因一方面是,日本地震对日系合资车企产能的影响,令市场上日系车的销量同比下滑了三成以上。另一方面则是,一直失利于华南市场的欧美韩品牌在华南市场出现转机,车型开始受到欢迎,市占率明显提升。从5月广东省上牌数据中可知,日系品牌市场占有率已经下滑到34%,而欧美韩以及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都有明显提升。

日系品牌一直在华南市场唯我独尊,尽管市场份额的下滑受客观因素影响较大,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日系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发展过于保守。今年初,就有消息公布,日系车企减产应对车市增速下滑,德系车企三班倒满负荷运转。而上半年非日系品牌在华南市场出现的市场占有率提升,并不是巧合,隐约透露出华南消费市场对日系品牌的些许不满,也显示出非日系品牌近几年对华南市场的渗透初显成效。而非日系品牌的快速发展,对于日系品牌而言也并非坏事,犹如在沙丁鱼中加入了鲢鱼,能够给日系品牌更多警惕的压力,以便更用心地思考品牌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价格

车市遇冷不可避免地出现价格下降。而今年的价格波动主要体现在三个阶段:春节后车市跌落,不少在1月价格回涨的车型开始出现优惠。接下来,到3、4月份优惠进一步增大,不少车型恢复到上一年底的最高让利幅度。由于广东消费市场忌讳清明前后购车,除了少部分经销商因库存压力增大而进行清库促销外,更多经销商则是因为车市需求明显下降,希望利用价格的“杠杆作用”撬动消费市场的需求释放。进入5月份后,车市迎来新一轮降价高峰。一方面车市未达到销售预期,市场待购情绪渐浓,经销商继续利用降价来刺激消费。另一方面则是,日本地震的影响在车市发酵,非日系品牌趁机加大了价格攻势,抢占日系品牌流失的市场份额。例如,新宝来年初一直货源短缺,让利幅度也在3000元以内,而到“五一”某车展上,一汽大众经销商打出了现金优惠1.28万元的宣传口号,实质让利也在8000元以上。

客流减少、销量下降、库存增大、让利增多,这些已成为车市降温的明显信号。尽管今年以来车市价格不断走低,但整体降价幅度的波动还算比较平稳。只是日系车受资源影响,一段时间出现了优惠全部缩减的意外情况。但从6月份复产信息公布后,优惠幅度重新恢复到市场正常水平。

上半年,不少经销商表示部分车型已低过成本价销售,未来仍有价格继续下探的趋势。对于经销商而言,降价早已是身不由己的事儿,权衡利弊后,完成车厂的销量目标已成为经销商将亏损降到最低的唯一途径。由于车厂返利通常针对一批车型,额度较大,而且捆绑在整体销量任务上。所以对于经销商而言,某一款车型亏本销售,或者偶尔一辆车型让利多一点,都是可以接受的。一旦能拿到车厂返利,之前的亏空不但可以补回而且还有一些利润。此外,基于车辆售出后的精品、上牌、保险以及售后等业务,也都是经销商的利润增长点。

关键词:利润

今年上半年,车市降温,新店增多,销量下滑,都是对经销商盈利能力的挑战。尽管广东省车市保持了10.1%的同比增长,但对于经销商而言,盈利能力并没有保持相应增长。记者在本地市场了解到,一些日系品牌和自主品牌销量、利润都出现了下滑,某广汽丰田经销商前5月,单车利润、成交量相比去年同期均下降了三成。由于消费市场需求下降,今年车市价格也相应低于去年同期,因此不仅销量下滑的部分日系、自主品牌经销商感叹“利润大不如前”,就连车市风风火火的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北京现代、东风日产等经销商也对今年利润纷纷摇头。某一汽大众经销商销售负责人抱怨,车厂为提升销量,对经销商现车库存考核,经销商为此只能出让销售利润。而豪华品牌丰厚的利润,被大家竞相追逐,豪华品牌开店热格外兴旺。

随着单车利润的下降,经销商的盈利模式也逐渐发生变化。销售利润更多体现在精品、上牌服务以及保险等方面,而精品加装是近年来增长较快的业务。而售后利润对于公司整体利润的贡献度有进一步提升。尽管很早经销商的主要利润已经从销售转向售后,但车市遇冷后售后利润所占比重又有提升。相比去年同期,不少经销商表示售后利润提升了20%-30%。

责任编辑: 陈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