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研究 > 中德电动战略合作 对抗美日技术封锁

中德电动战略合作 对抗美日技术封锁

大家车网 2011-07-01 15:24 来源:腾讯专稿 作者:

[导读]随着中国市场+德国技术的黄金组合的完成,电动车技术天平将有望从美日向中德倾斜。

6月28日,温家宝总理的德国之行打破了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沉寂了几个月的僵局,中德双方表示:双方要密切配合,认真落实建立电动汽车战略伙伴关系。在国内产业界纷纷质疑过去两年的新能源车或者电动车的技术路线可行性之时,中德高调宣布的电动车汽车战略伙伴关系将有效回答国内电动车技术不成熟、基础设施不到位的疑问。这次的合作是对美国、日本对中国电动车技术要挟和封锁的回应,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中国向德国抛出的包括电动车战略伙伴关系在内的一系列经济订单是中国对美国、日本在亚太地区为中国制造麻烦的政治经济学平衡。随着中国市场+德国技术的黄金组合的完成,电动车技术天平将有望从美日向中德倾斜。如果美国、日本失去中国市场的支撑,不仅前期大量的研发技术投入难以回收,传统能源车领域在中国的市场扩张也将备受打击。

与100年前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相似,中国在电动车领域也是首先期待师法美国、日本,无论是日本的Leaf还是美国的沃蓝达刚面世就在中国高调传播,但与其传统能源车总是中国同步铺货不同,这两款车在全球上市多日也没在中国投产或者上市,从日本、美国汽车产业界的表态可以看出,他们希望用新能源车的中国技术软肋要挟中国付出更大的市场代价。但显然德国汽车产业界很快从中发现了市场契机。在耕耘柴油车多年未能打开中国大门之后,德国政府牵头投入巨资研发电动车,考虑到德国汽车在美国、日本市场份额并不大,德国投入巨资显然赌定它能够从美国、日本的技术傲慢中得到中国的青睐。2010年7月中德就已经表达出要建立“替代动力平台”,在2011年的上海车展上,德国汽车工业把整个德国的汽车零部件研发班底拿来参展,其目的就是要坚定中国与德国合作的决心。德国车企中的大众能够借助中国市场夯实自己的全球第一大车企的地位,动摇通用、丰田中国市场的未来根基。而宝马、奔驰奥迪在电动车领域将能够借助中国市场迅速成长,进一步压缩日本、美国高档车的市场空间。

事实上,正是德国的大手笔研发投入使得中国在遭遇美国、日本的电动车技术封锁之后最终与德国走到了一起。按照历史规律,美国、日本很可能会放弃自己的电动车技术傲慢,放弃企图2012年之后向中国新一届政府邀功的小算盘,尽快与国内合作伙伴技术妥协,借助

责任编辑: 林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