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人物访谈 > 任勇:搞新能源不是造概念和作秀

任勇:搞新能源不是造概念和作秀

大家车网 2012-05-14 14:30 来源:腾讯汽车

任勇:搞新能源不是造概念和作秀(2)

[导读]5月初的重庆,腾讯汽车独家专访了长安新能源汽车公司总经理任勇,面对新能源、混合动力、电动车的热门话题分享了他的观点,也向大家展开了一个全景的长安新能源规划图。

我们对国家的政策应该说解读地比较深

腾讯汽车:上次我是去了本田那个飞度电动车,好像是在广州市是做示范运营,他们在广州市区里面做一些充电桩,就是一个专门的,像一个充电站这样的小地方,在小区里面他们会建这样的东西,可能也是要示范运营,但是大家对电动车的前景,就是近几年的前景还不是特别看好。

任勇:没错,这个是肯定,实际上我认为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方面就是大家对这个电动车认知和对它的担忧,担忧主要是质量以及售后服务、售后成本。当然还有就是车价。

腾讯汽车:可能对电动车本身的一个技术的成熟度,比如说电池、电机可能也没有达到可以真正市场化的一个阶段。所以很多人也在讨论新能源路径的问题,是电动车还是混合动力,还是Plug-in等等这种。之前前两年,我们国家的政策对电动车比较偏向一些,今年出台了政策好像又对混合动力看得比较好一些,您怎么看混动这一块,我们长安有什么样的动作?

任勇:长安对新能源汽车的路径一直没有变过,不管国家和行业以及民众对新能源汽车的路径怎么来看,长安一直没有变,我们的路径他们应该清楚。我们的路径就是在传统的内燃机的基础上,首先市场化混合动力,在混合动力市场化成熟之后,再来市场化Plug-in再在Plug-in上再来做纯电动。在混合动力的基础上结合电动车发展燃料电池,是这样一个路径。

而且这个路径不管是在两三年前还是现在依然是这样的。而且我的理解包括长安高层一直没有变过,不管国家的政策怎么来制定,因为我们对国家的政策应该说解读地比较深,可能国家表现出来的一些政策,大家民众理解的东西可能我们跟他们有一些差异,但是我认为长安是在真正理解政策的基础,包括前两年为什么大家倾向于纯电驱动,包括了Plug-in是因为我认为,它是把混合动力划归到节能技术里面,然后来支持纯电驱动,这个也是一个战略取向。

混合动力是传统内燃机的一个升级换代的技术,那么也该补贴,国家为什么没有补贴,实际上我认为主要针对国家现在补贴的话,大部分的费用到合资企业去了,自主品牌的企业也仅仅只有长安一家。

腾讯汽车:我们的混动车是哪一款?

任勇:我们第一款是杰勋,第二款是志翔,第三款今年马上出来的CX30,第四款明年就要出来的逸动混合动力。而且逸动的混合动力应该是我们混合动力系统的第二代产品。

腾讯汽车:现在来看混合动力可能还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比如说像普锐斯这款车在国内虽然在美国卖得还不错,在日本当地也卖得不错,但是中国市场接受度还是很低,虽然说普锐斯……

任勇:为什么你知道吗?

腾讯汽车:想听您说一下。

任勇:就是价格。

腾讯汽车:新一代普锐斯比上一代应该便宜了一些,但是可能大家觉得还是价格比较高。

任勇:对,还是二十几万,如果它那个车能够卖到十五六万我认为就有市场。所以说现在丰田在做云动计划。

腾讯汽车:它是本地化,混合动力的一些也本地化。

任勇:包括它的技术也要本地化,在常州建一个技术中心。这个我认为是一个比较对的思路,否则的话中国市场占有不了。

腾讯汽车:如果我们逸动混合动力出来以后,大概价格是在多少?在什么区间里面?

任勇:价格我估计就在十几万。

腾讯汽车:民众对混合动力车型价格的接受度的区间你也是在十几万以内吗?

任勇:不能这么说,因为要跟传统车比较,关键你的传统车是多少钱,我认为混合动力中级已经大批量市场化以后,规模化之后,它跟传统车的比较,因为混合动力我现在还是这么认为,你不可能为了混合动力,现在专门开发一款混合动力车型,他还是搭载这个传统车型上,因为主要是量起不来。如果单独开发也可以,那成本又高了。

所以一般还是搭载,搭载的话,传统车的价格相差,以后规模化以后,我估计就在一万块钱左右,增加的费用。

腾讯汽车:就是增加一万块钱,但是如果出台政策再补贴的话。

任勇:不用政策补贴。前期可能要,现在要,现在不止一万,现在要增加几万,三四万、四五万。为什么?也是因为零部件太高。

腾讯汽车:现在我们长安在这一块,我们的配套也都是自己来还是说用供应商?

任勇:用供应商,有一些我们自己来,有一些是供应商。

腾讯汽车:核心的零配件是供应商还是自己的?

任勇:我说的是核心,有一些是我们的,有一些是供应商的。三大核心件,电机、电池、电控。电控是我们的。电机是外做的,电池的单体是外做,电池包是我们的。所以我跟媒体这样讲,三大核心技术,长安掌握了1.5项。

腾讯汽车:我们有没有时间表,就是以后在电池、电机方面,也要自己做?

任勇:有。这个就是长安的规划,包括我们的能力建设,我们核心技术的掌控,我们这个都得有规划,都有时间表,大概的时间在2016年以前。这个是我们规划。那么里面也有先后,而且掌握的路径可能也不同,前面的1.5是我们自主,后面的1.5有可能合作。

腾讯汽车:现在我们会不会从我们的合资伙伴那里掌握一些技术?

任勇:合资伙伴目前是这样,从混合动力来讲,我们的混合动力技术比我们的合资伙伴,我认为相当,还是要谦虚一点。

腾讯汽车:马自达是有一个创驰蓝天,马自达那个,他跟混合动力又不一样。

任勇:我们现在瞄准的丰田、本田、福特。包括标致雪铁龙,这个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这几块丰田不是,丰田、本田不是,它是我们的标杆。但是铃木、福特、标致雪铁龙是合作伙伴,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的混合动力应该不比他们差,这里面比较强的是福特。我认为我们掌握了核心技术应该说比它多一些。我们经常交流,我跟福特的新能源部门进行交流,两三年前,它的领导已经跳槽了,那个时候我们没有它多,现在应该来说,那个时候我们掌握的东西也不比它差,虽然我们掌握得少一些,现在来说我们也可以,而且我们掌握得比较深,因为它的产业化,它这个企业比较大,人才也比较多,它做一个产品,比如做一个Escape 车型混合动力版,它是在美国量产,量比较大,很多东西不是自己做,是外包。它自己搞的也是有限的。我从这个角度跟它比,不是说我们两个公司的实力,不能这样比。

我们现在虽然量不大,但是我们1.5个项是我们自己的,实实在在,而且不是我想做就做,我们这个1.5个项是十年的时间积累起来的。

腾讯汽车:十年积累,长时间的积累。

任勇:对,从2002年开始到现在。现在公司有400多人,技术人员得有300多人,而且这一帮技术人员,当然有一大部分是新人,核心的都是从原来我那个项目带出来。通过摸爬滚打这样起来的。

腾讯汽车:国内的企业都在往新能源方向发展,您觉得长安和他们比较起来,那些企业对新能源的理解也比较透彻,比如说比亚迪之类的?

任勇:这个问题有点难回答,我是这样看的,在里面大家都清楚,我觉得有一些企业,忽悠的成分比较多。

腾讯汽车:造概念。

任勇:还有就是把一款不成熟的产品拿出来秀,这个比较多,所以说那天我在跟有些媒体说,我呼吁大家要真实地报道。比如原来说某个企业开发了一款纯电动车型,续驶历程可以达到300公里、400公里、500公里,这个算什么问题呢?你说不可能,有道理。你说有可能,也有道理。为什么呢?续驶里程的长和短取决于电池容量。那我把电池装得多一点,就跑得长一点。你说不可能,也有道理,为什么呢?关键是这个电池就是装这么多的,是不是这个车里面除了驾驶员的空间以外都是电池了?所以说你看我们长安装的车,不管是混合动力还是纯电动,后备厢、行李厢这块我都要有,备胎也要有。备胎还可以说一点,备胎没有,我就配一个打气泵,也可以,也有车型是这样来做的。有些完全是后备厢基本没有的,就是一个车。所以说你看我觉得有些企业是这样的,这些企业我们也不好说,因为都是同行。

我们去看的话,你说这个车你做得多漂亮,那个不难。你说你的电动板做出来,动力性有多好,平稳性有多大,也不难。你驾驶了一会儿就能够体现出来,也不难。关键是我就喜欢看他们的布置,布置能够说明问题,能够说明一个企业的水平,包括你这个产品技术的含量,都从布置里面能看出来。所以你看有些车型它的布置就很乱,说明什么?说明这个项目是初级阶段。

腾讯汽车:拼凑上去的。

任勇:初期阶段。要么就说你纯粹为了拿来秀的。像我们搞的销售的车型,我们线路的布置都通过很多人评审。因为点与点的连接,怎么接都可以,这个很简单的。但是你要产品的话,它的走向你都要很考量的,包括走向中间过程当中的固定,都是要进行考量和设计的,这就是水平。这就是看你的企业对新能源电动车的认真程度。还有你这个企业对这个产品的定位仅仅是示范运行,还是想把它商业化、产品化。所以说我们公司在立项的时候,我们新能源范畴的项目,我们有很多叫法,要么就是以示范运行的目标去开发,要么是以产业化为目标来开发。如果按产业化为目标来开发,我们就要严格地执行我们CAPDS开发流程。如果按示范运行去开发,我们也是走这个流程,只是我们可能中间要省略几步,或者是在某几个节点的时候,我们的标准要进行调整。这个就是你的产品开发的档次,层次。所以说你也是电动车,我也是电动车,那个里面的含金量不一样。所以说我为什么呼吁我们的媒体要真实地报道呢?当然可能也有点难度,因为毕竟不是专业的。就是要从这几个角度去审视。你们现在也是通过企业来介绍,反正你认为我也是在忽悠,这个很正常。

腾讯汽车:加上我对新能源的理解。

任勇:我为什么不忽悠呢?忽悠也可以忽悠,只是说我的忽悠可能虚的成分可能要低得多,为什么呢?因为我是做技术的。

腾讯汽车:从技术的层面来解读。

任勇:我这个人就是做技术的,你要我忽悠,我不是很敢乱忽悠。你说夸张一点会不会?这个可能还是会,但是我夸张的话我不会离谱,我所有夸张的每点我都有根据拿得出来。所以说你随便问我哪一个点,我都可以跟你解释我为什么这么讲。我为什么说我这个比较好?我跟谁比要好?我不会说哪些人,哪些企业了,但是我心里面很清楚,因为整个国内行业的情况我清楚,全球行业的情况我也清楚。这个我不是说大话。我可以这么跟你讲,我们在2010年的时候曾经派了四个组到全球去考察新能源,包括零部件。

1 2 3 4

责任编辑: 陶瓷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