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人物访谈 > 徐大全:博世在华积极开发新能源汽车技术

徐大全:博世在华积极开发新能源汽车技术

大家车网 2012-04-24 14:57 来源:腾讯汽车

徐大全:博世在华积极开发新能源汽车技术(2)

[导读]2012年4月23日,以“创新 跨越”为主题的北京车展正式向媒体开放,腾讯汽车以“6S”的报道理念出击此次车展,近百位全球车企高层做客腾讯汽车。以下是博世中国执行副总裁徐大全博士访谈实录。

腾讯汽车:我们可以说知道外资一直在垄断着中国的零部件行业,这些年形势有没有一定的改变,或者说博世有没有感受到国内零部件供应商的压力?

徐大全:我从两方面回答你的问题,一方面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里,你看一看大概有6千到8千家,是非常庞大的数。这中间有很大一部分是销量、产品比较简单,规模也比较小。大规模的公司有很多,当然这中间这些跨国公司也是在里面占了很大的比例。你再看中国零部件出口这方面,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有很多低端技术的产品中国出口比较多,像轮胎、轮毂、装饰品。但是我认为这只是现阶段的状况,中国的企业在研发新技术、提高技术能力方面发展很快,现在也有并购的,购买国外的企业,然后纳入到自己发展中。所以他们在提升技术能力方面走得很快,未来肯定会出现很多有能力的国内企业。

但另一方面,如果用垄断这个词,我个人有一个不同的看法。实际上你纵观国际汽车行业的发展,很多主机厂会把零部件公司剥离出来,像德尔福从通用分出,为什么他们这么做呢?就是因为这个国际化的发展很快,从主机厂来说更把精力放在整车的研发上面,通过全球采购的方式来寻找自己的供应商的合作伙伴。这种模式在全球都是普遍推广,因此在中国也是处于这样的一个状况。因此我说这些国际零部件汽车行业互相竞争是非常剧烈的,不存在垄断的概念。从中国的主机厂来说,当然自主研发通过长年的投入和研究取得这样的技术是非常可喜的,但是在现状需要一段时间,需要投入,需要扎扎实实地去做。

腾讯汽车:还有一个问题,因为去年3月份日本大地震之后,日系车对于他们的零部件体系也进行了一些反思,就是对于他们封闭的零部件体系。您个人是怎么看这种日系车零部件的体系?

徐大全:日本企业是有这个传统,他们有自己的供应商体系,然后一起研发,一直到量产为止,有这样一个习惯。但是我们近年也看到,像几大日系主机厂,他们也开始在寻找其他的供应商,欧洲的供应商,美国的供应商,甚至中国的供应商。我觉得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说,开放观念从主机厂角度来说有更多的选择的权利,也加大了供应商体系之间的相互竞争。对于零部件公司来说,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像德尔福从通用分开以后,在核心领域发展也是很快的,因为有更多的其他的主机厂可以作为他的客户。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发展趋势,开放比封闭好。

腾讯汽车:您觉得现在中国的零部件供应商,与像博世、德尔福这样全球领先的一些零部件供应商相比,主要欠缺在哪些方面?

徐大全:我觉得有两个方面可以说,一方面零部件是一个长期的经验积累,你看博世今年是126周年了,然后其他一些公司都是上百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积蓄了很多研发的经验,有自己的研发团队,这是经验积累方面,因此处于领先地位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一点,博世每年大概有销售的8%投入到研发里面去。举个简单的例子去年全球的投入相当于40亿欧元,也就是有将近350亿人民币投入到研发里面去,占销售的8%。每天每个工作日平均产生16项专利,全年大概申报超过了4000个专利。这方面是保证你处于技术领先的一个必要条件,因此从中国的供应商角度来说一方面要不断加大研发,至少要有5%以上投入到研发里面去。另外一方面不要急躁,一步一步稳扎稳打,五年、十年以后情况肯定不一样。

腾讯汽车:时间还是会证明一切?

徐大全:时间会证明一切。

腾讯汽车:扎扎实实地进行投入。非常感谢徐总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

徐大全:谢谢。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腾讯汽车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腾讯汽车)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1 2
共 2 条2/2首页 上一页 12下一页末页

责任编辑: 孟飞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