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人物访谈 > 杜芳慈:市场换技术总体来说是成功的

杜芳慈:市场换技术总体来说是成功的

大家车网 2011-07-08 15:05 来源:腾讯汽车

杜芳慈:市场换技术总体来说是成功的(1)

[导读]7月6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杜芳慈在百忙中接受了腾讯汽车的专访,这位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发展历程的“老汽车人”围绕汽车行业畅谈了他的见解和看法。

50:50合资股比政策暂无放开迹象

腾讯汽车:您是清华大学毕业之后就直接进入了汽车行业,您认为这么多年过来对汽车行业影响最大的事情是什么?或者说转折点之类的事件?

杜芳慈: 转折点多了,不可能只有一个转折点。第一个转折点可以说是一汽建立。1953年毛主席奠基,1956年出车,这肯定是最重要的转折点。苏联虽然给了我们一个卡车的体系,但是他是给你一个体系。从解放牌的车,一直到各零部件的援助,使你终于能造一个车了。这对我们建立一个工业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转折点就是改革开放。我们从解放牌以后,这么多年,没生产多少车,也没有轿车。改革开放,切诺基是第一个合资企业。从那以后,中国汽车工业走上了另一个快车道。现在看产量高了,但是没有那个转折点,就没有现在的高产量。不光是合资以后给我们带来了新的产品,核心问题是带来了新的观念。告诉你什么叫做轿车,以前我们不明白怎么做轿车。

汽车工业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50%对50%的合资。这个关键点在于,如果没有50%对50%,你想也白想,你就是人家的打工仔,就跟南方有些来料加工贴牌似的。这50%对50%,虽然看起来好象不平等,人家有技术,人家厉害,但是由于这50%,使中国汽车能站住脚了,现在才有这么多人来,才培养了一大批人,尹同耀才从一汽出来干奇瑞。大众就是一个大学校,切诺基就是一个大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人出来,所以才有了中国汽车工业的今天。

腾讯汽车:您刚才说50:50的合资比例的问题,有很多先进的观念、技术进来,益处非常大。您觉得这个股比的限制,有没有一天会放开?随着我们汽车工业的自主品牌,还有一汽、二汽自己实力强大以后,政府会不会有一天没有这个股比限制了?

杜芳慈:目前来说,我没有看到有放开的迹象。今后放开不放开,在于我们的实力。举一个例子,我们有一个零部件厂叫做威孚高科,是做电喷的,和博世合资。博世是第二股东,中方是第一股东。博世也挺高兴,也愿意。为什么?外国企业来了,独资有独资的好处,也有独资的坏处。他不了解中国。他自己想的那个事儿,按照日本的思路来做,不一定行。日本本田拿了一款摩托车到广州本田,在中国卖不出去。怎么办?中国的设计人员重新改改车型,改改外观,卖得好多了。这时候日本人就不在乎你50%对50%了。这就看你的实力。现在有的外国企业并不太追求必须是51%控股。只要我们实力强了,外国企业也不一定非要控股。当然也会有人非要控股。各个企业的想法不一样。不是一刀切的。

5-10年之内,中国的汽车需求是刚性的

腾讯汽车:关于最近销量的问题,四五月份汽车市场产销双降,大家都在说是不是车市要迎来一个拐点,是不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您怎么看?

杜芳慈:有一句话,我敢说五年之内是对的。中国现在的需求是强劲的,可能这个月掉下来3%,甚至今年是负增长,但是这些年一定是要增长上去的,起码五年到十年。为什么呢?你们去看看扶贫的事儿。有一个小孩,他的姐姐上学,农村的。他姐姐上学没钱,本来应该坐汽车回家,但是他为了给姐姐省3块钱的车钱好给他姐姐上学,就走着回来了。趟河的时候,河上没桥,结果水下来把他冲走了。这样的人什么时候买车?他要不要买车?我想他要像我有这么多钱,一定会买车。他什么时候会有钱?我估计十年吧,起码七八年。这样的人在中国,咱们贫困还有1000万,这些人今后买不买车?我想一定买车。

腾讯汽车:也就是说销售渠道下沉到三四线城市了?

杜芳慈:对,越是小城市才越要买车呢,因为他出去没有交通工具。在北京有地铁,有公共汽车,他没有这些公共交通的时候就得买汽车了,不然不行。农村也是这样,为什么农村农用车蹦蹦车开得挺好?他就得用这个车。还有的摩托车都买不起,还有就是我刚才说的为了给姐姐省3块钱结果遇难了。这样的人也很多啊,中国至少有2个亿。在咱们全国保有量是1亿多的机动车,汽车只有几千万辆。

腾讯汽车:汽车现在各个厂商的渠道也慢慢深入到中小城市。

杜芳慈:现在都在往二三级市场走,也就是非省会城市,和一些比较富裕的乡镇,这叫二三级市场。你到日本去看农民开一个面的,拉一个简单的农具,拉一个电机什么的,下地了,然后就干起来了。咱们的农民还到不了这个水平。这样的状况,决定了我们的汽车市场一定是强劲的。即使今年负增长,明年还得正怎样,明年还是负增长,后年一定是正增长。我觉得你们有这一点就行了,大方向就有把握了。我们的增长情况,我们国家GDP现在是世界第二了,但是人均还很低。买车不买车,不在于中国GDP多少,在于人均是多少。人均再加上国家的政策。

腾讯汽车:现在北京也限购。

杜芳慈:这些都说明了增长一定是强劲的,我们叫刚性需求和刚性增长,长远来说是刚性增长。

前年是1380万辆,去年是1806万辆,一年增长了三四百万辆车。你们查查全世界有汽车以来哪个国家一年增长了三四百万辆?去年的那个增长,我个人看是一个非正常增长。为什么?一个是刚性需求,第二全世界都经济危机了,中国先缓过劲了。第三个,我们去年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下乡的政策,以旧换新的政策,等等。

你看我们现在微型车降得很厉害。有政策的时候微型车卖得很好。国家就给那么点钱,就卖得这么好?对了。买微型车都是没钱的,他就差那500块钱,国家给我3000块钱,我还不赶紧买?所以为什么一有了这个政策,微型车就一下子降下来了。他想明天没有这个政策怎么办?给我3000是3000。有点钱,差不太多,就赶紧买了,捞这3000块钱。现在没这政策了,本来钱就不富裕,就别买了。他们和有钱人不一样,有钱人随时可以买。

去年高速增长不正常,今年下降缘于政策退出

腾讯汽车:是不是去年比较异常的增长,今年的调整,主要是因为政策的退出关系?

杜芳慈:绝对有关系。摇号也是去年年底的,今年开始的。过去北京占全国市场的10%。10%的市场一下子卡住了,肯定有影响。

腾讯汽车:一线城市受影响比较严重。那么短期的增速放缓或者下降,国家会不会出台一个救市的措施?

杜芳慈:就比例来说,还有一个事儿你们要注意。过去一辆车变成2辆车,增长100%。现在咱们1800万辆了,增长1%是多少?18万辆,基数大了。美国的经济绝对不会增长百分之十几,那还了得,全世界不翻天了。基数越来越大,增长率肯定越来越小。刚才我们看绝对量增长了几百万辆,比例就是你们说的百分之三十几、四几,这就和基数有关系了。你不能简单看三四几,四十几,要看基数。

腾讯汽车:我们觉得中国车市很大程度上算是一个政策车市。最近有一些传言,说政府还要救市。

杜芳慈:不是救市。汽车工业已经成支柱产业了,以前第一次中央文件写汽车工业是支柱产业,那时候是我们拱的,让中央承认,好卖车,好让私人轿车进入家庭。现在可真正成支柱产业了。支柱产业是什么?就是国家缺不了的。你看美国通用要垮,奥巴马不干了,赶紧救。作为支柱产业来说,尽管我们有很多问题,我们会造成交通事故,会有车辆污染,但是汽车工业拉动着一大块呢。汽车工业不行了,机床工业不行了,你要建立现代化的装备制造业,第一大户就是汽车。

1 2 3
共 3 条1/3首页上一页1 2 3 下一页 末页

责任编辑: 黄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