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2-03-01 07:3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希望在2013年的时候,能够在中国生产混合动力的系统组件。”2月23日,刚刚到中国赴任的丰田常熟研发中心总经理山科忠首次面对中国媒体时表示。
山科忠这番话,是针对一天前刚刚在中国上市的第三代混合动力车普锐斯说的。“如果混合动力车在普及的过程当中,不能够被一般的普通消费者更多的接受和购买的话,那么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普及。”山科忠强调,这次为了这个目的,丰田下了很大的决心。
山科忠另外的身份是丰田专务董事,是整个丰田汽车公司技术领域仅次于内山田副社长的第二号人物,此前负责过丰田的F1和勒芒赛事。
对华开放混动技术
善于交流,性格开朗的山科忠,是丰田高管里唯一有英文名的人。在赴任常熟之前,丰田章男交给他两个重要任务:一是尽快在中国实现混合动力车真正意义上的普及。二是让常熟与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微博)各自的研发中心,形成三驾马车,携手在中国推进混合动力车的开发业务。
“丰田之前对混合动力技术的推广力度不够,今后要加大力度。”一汽丰田常务副总经理田聪明,在普锐斯上市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加大混合动力技术的推广,现在丰田内部已经达成共识。”
丰田在中国有三个销售渠道:雷克萨斯、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山科忠上任后,丰田常熟研发中心将来会和丰田中国一起,负起责任在中国推广混动技术。而三个渠道将集中负责推广各自的车型。
在丰田看来,混合动力核心零部件在中国的本土化就是对这一技术最大的推广,这意味着丰田向一汽丰田丰和广汽丰田两个合资公司开放技术,同时向非丰田体系内的零部件供应商开放技术。
普锐斯重塑技术丰田
第三代普锐斯正在帮助丰田走出业绩下滑的阴霾,特别是在日本和美国市场。2011年,丰田在美国汽车市场占有率从2009年的17.9%下降到了2011年的12.9%。虽然一月份由于丰田依赖于租赁市场销量的大幅上扬,一月份的销量增长了将近8%,但仍然落后于全行业在美国市场11%的增长率。
根据底特律汽车新闻报道,丰田目前在每辆车上平均支出1921美元优惠刺激,丰田在美计划推出19款新版或升级版车型,包括新普锐斯和电动版RAV4和小型SUV。
1月份,丰田全球产量为809630辆,同比增长17.6%,其中日本国内的销量为186959辆,同比增长41.9%,主要原因是在日本和美国上市不久的第三代普锐斯受到追捧。丰田汽车公司声称,自从第三代普锐斯12月26日开始销售以来,截至2月初,已经收到了来自日本本土的12万份订单,这个成绩远高于他们预设的12000辆的国内月销售目标。
根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上月底丰田计划将普锐斯每年24万辆的生产计划
大幅提升为32万辆。美国舆论认为,日本市场对丰田第三代普锐斯的迅猛需求,可能会造成美国市场的供应不足。
然而普锐斯在中国的前景一直不乐观。除了中国消费者对混合动力这项新技术认知不足,价格一直是普锐斯在中国遇冷的关键。上一代普锐斯一年的销量不过几百台。第三代普锐斯在中国的售价是22.98万-26.98万,虽然比上一代普锐斯降低3万左右的成本,但并没有收获中国舆论关于价格的惊喜。
不过即使是这样的价格,丰田也许还要承担亏损的风险,因为普锐斯的零部件国产化率几乎是零,按25%的整车关税税率进口零部件,加上日元升值的影响,成本不低。
显然,在第三代普锐斯本土化没有实质性进展之前,普锐斯对丰田在中国市场销量的拉升并不明显,目前,一汽丰田为第三代普瑞斯仅预留了3000台的产能。
昔日老大被逼急了
混合动力的推广还需要时间,然而“固执”的丰田在传统动力车型销售上,与不遗余力推广TSI+DSG技术的大众渐行渐远。
2011年,丰田在中国内地市场的销量只有88.3万辆,同比仅增长4%,在华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通用和大众,而后两者2011年在华销量分别为255万和226万辆。
全球范围来看,通用汽车2011年销量超过900万辆,超过大众汽车和丰田汽车,重新夺回全球汽车销量冠军宝座。具体销售情况是,通用903万辆,大众816万辆,丰田795万辆。
销量的平淡,让昔日全球第一的丰田利润不保。2月7日,丰田汽车公布了2011年~2012财年前三季度的业绩,去年4月~12月丰田汽车公司营业额同比减少10%,营业利润同比减少72%。
“惨淡”的业绩让丰田必须进行快速的转变。“中国市场更为接受传统的节能减排技术,比如涡轮增压等等,丰田今年一定会做。”董长征表示。
这是丰田转变的强烈信号。此前丰田始终认为,涡轮增压也好其他的变速器也好,和混合动力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都是降低油耗而不损失动力。但是丰田的解决方式是再加入一种动力系统,既可以满足低碳、低油耗的作用,同时还能够通过电能的使用来推向未来,丰田认为这才是更好的一种做法。
技术本地化的同时,决策本地化也在加快推进。2月初在丰田章男的主导下,位于日本总部丰田中国部已正式向中国搬迁,这意味着,未来丰田所有在华决策都将在中国完成,丰田中国本部将掌握最高权力,北田真治成为首个在中国工作的中国部部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 孟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