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2-02-17 08:16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一系列汽车政策的推出,并未给本土品牌带来发展契机,反而令他们受困其中。
几年前,国家就针对汽车消费结构进行调节。从最初推出的小排量购置税减免优惠,到汽车下乡、以旧换新,再到节能惠民补贴政策……国家鼓励发展节能环保的中小型车的意向相当明确,只是后来市场的一些变化却在意料之外。
一方面,节能环保小车型的发展的确是汽车发展的主流方向,另一方面,也多少有一点点私心,本土品牌的主流车型都集中在10万元以下。尽管政策执行之初,对中级车市场的刺激效果显著,但消费结构并未向A、A0级倾斜,反而促使了B级、C级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
“车身加大,排量减小”原本被自主品牌运用娴熟的一套制胜法宝,也同样被合资品牌、进口品牌青睐。
当雷克萨斯为了摆脱消费税的影响,将2.4L动力移植到ES、RX等车型上后,英菲尼迪、凯迪拉克也纷纷开始效仿;当奥迪将运动型车A4L拉长轴距迎来一阵非议,沃尔沃、奔驰、宝马都开始了在中国的“变身之术”;当豪华时尚小车流行时,宝马、奥迪、奔驰、雷克萨斯去年一年中就推出了个性迥异的1系、A1、A级和ct200h,就连路虎这样的硬汉也结合适宜地推出了时尚个性化的揽胜·极光。总之,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除了因为豪华车消费市场潜力仍然巨大外,更重要的原因与豪华车几年来的减排、加长无不关系。
市场的变化往往出乎预料,尽管事与愿违但也无能为力。一系列汽车政策的推出,并未给本土品牌带来发展契机,反而令他们受困其中。许多本土品牌经销商抱怨汽车下乡、以旧换新又几乎只对商用车利好,轿车品牌没沾上一点儿光,而节能惠民政策已经成为合资品牌的补贴政策,自主品牌几乎被排除在外。随着车市趋淡,合资品牌开始了“价格”和“技术”的夹击,一方面价格下探打压自主品牌,另一方面宣扬技术,保持消费市场对合资品牌的信任。大多数本土品牌被车市所困,经销商首当其冲遭遇行业洗牌。
责任编辑: 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