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研究 > 日系车SWOT分析:收复失地以待时机

日系车SWOT分析:收复失地以待时机

大家车网 2011-06-29 07:56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

[导读]近三个月以来,日系车市场份额已经严重下滑。日系车销售量也被德美车型赶超,韩系车也趁机大幅延长整车保修期,抢占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日系车能否收复失地,其后续走势能否重现以往的辉煌?

3月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及海啸,使得日系车型零部件及整车供应大受影响。近三个月以来,日系车市场份额已经严重下滑。日系车销售量也被德美车型赶超,韩系车也趁机大幅延长整车保修期,抢占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日系车能否收复失地,其后续走势能否重现以往的辉煌?我们在此就分析一下日系车型的相关方面。

优势

在经历了大地震的洗礼之后,日系车若想重整旗鼓,必然要依靠其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传统优势。而对于日系车来说,最大的优势莫过于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曾几何时,当中国车市的SUV车型还停留在传统越野车的概念时,本田就敏锐地掌握了市场需求的变化,试试推出了都市型SUV:东风本田CR-V。事实证明,这个举措正好填补了市场的空白,CR-V获得了巨大成功,不仅靠一个车型成就了东风本田的神话,而且在中国车市开创了都市型SUV的细分市场。

可见,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使得日系车型能够满足各个不同的细分市场。而这种高效的市场响应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日系车型相对于德美系竞争对手的撒手锏。在很多情况下,连中国国内自主品牌车企对国内消费趋势的把握,都不如日系车企迅速精准。再加上日系车型向来引以为傲的外观设计,相对节油的传统优势,以及在混合动力领域的技术优势,这都是日系车今后收复失地的重要砝码。

劣势

要说起日系车型的劣势,其实并不如其它车系如此明显。因为日系车企一直在十分小心地维护产品、品牌等各个方面。一旦哪里出现问题,就第一时间解决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日系车型在中国市场,所面临的最大障碍还是口碑。这点与自主品牌车型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对于自主品牌车型而言,其口碑的负面影响大多来源于产品本身。而日系车型口碑的负面影响则更为复杂。无论是对车型安全方面的偏见,还是品牌认可度方面的欠缺。就连所谓的民族感情,都会时不时地被人拿来作为诋毁日系车型的论据。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传统燃油动力领域,日系车型的技术在德系竞争对手面前确实处于弱势地位。正是这种技术上的弱势存在,使得很多日系车企不得不在产品力的其它方面下更多功夫,以此来弥补与德系竞争对手的差距。

威胁

绝大多数日系车型,在中国国内的定位都是面向家庭及个人使用的中级或中高级车型。主打公商务的高端产品在日系车企在华产品链中并不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这就意味着,日系车型在中国市场面临着非常多的竞争对手:近年来产品线不断扩充的德系车型,一直想要提升产品品质与形象的自主品牌车型,以及在身后虎视眈眈的韩系车型等。从某种意义而言,日系车型最大的威胁并不是来自产品本身,而是竞争对手的挑战。从此次日本大地震给日系车型带来的影响就可看出,日系车型所占优势的细分市场,其产品可替代性是很高的。换句话说,在某个车型的供应出问题时,消费者很容易将购买目标转移到其它竞争车型。

机会

正所谓威胁与机遇是并存的,对于日系车型而言,最大的威胁来自与竞争对手,而最大的机会,恰恰是激烈的竞争及市场的扩大。从历史上看,由于起步比德美系竞争对手要晚,日系车企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在处在强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之下。但是,日系车型并没有在竞争中消亡,反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这说明,日系车型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并不陌生,从某种意义而言,激烈的市场竞争让它们更有提升自己的动力。而现阶段不断扩充的中国市场,则是日系车型赖以收复失地的重要资源。如果抓住新增的市场机会,日系车的重新崛起并不是难事。

责任编辑: 陈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