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研究 > 技术待成熟 国产车高端之路需要脚踏实地

技术待成熟 国产车高端之路需要脚踏实地

大家车网 2011-06-27 10:42 来源:网摘 作者:

众泰汽车皖北某4S店工作的小赵,今天又是比较清闲。从年初开始的这半年,负责销售的他,明显感到卖车没有去年那么容易了。“与去年相比,现在一个月能走个三四辆就很不错了。”小赵说,邻近的江淮4S店,情况大致也差不多。

以10万以下车型主打市场的众泰等国产品牌,其实只是今年上半年全国汽车销量低迷的剪影。经过这几年大跃进式的飞速增长,中国汽车行业终于迎来了一个更富调整意义的拐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5月份全国汽车产量为131.27万辆,环比下降14.36%,同比增长22.56%;销量为119.47万辆,环比下降13.95%,同比增长29.74%。其中,乘用车产量95.07万辆,环比下降12.92%,同比增长18.95%;销量88.58万辆,环比下降10.85%,同比增长25.02%。在即将过去的6月份,乘用车市场依旧表现低迷。

然而,在同样遭遇增长停滞的情况下,国产汽车与合资、外资品牌在销量等方面的差距体现得更加明显。即便是在渐成市场重心且又是国产汽车低端车型主打的二三线城市,这种竞争的压力亦是如影随形。“销量差距一直都是那样,大众、通用一年能卖50到60台,我们差不多到人家的一半。”小赵说。他特意强调这仅仅只是低端车型上的比较,因为在高端产品上,根本无法与对方相提并论。

实际上,面对中国车市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以及进口、合资品牌汽车纷纷向中低端市场前进,压缩国产汽车生存空间的态势,长期耕耘于低端市场并积累下一定实力与经验的民族自主品牌,近年来已经开始把眼光投向了利润丰厚的高端车领域。打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豪华车,一时成为热潮,只是结果并不美妙。尽管国产车在价格上占据优势,但真正决定消费者购买结果的,并非全在于一个“钱”字。

在一项针对国产汽车的网络调查中,在回答“您对于国产汽车的认识”时,有53.06%的受访者选择了“发展虽快,但遇到瓶颈”,而在谈及“与进口或合资品牌相比差距在哪里”时,则有近60%的人认为差距在于“整体性能,先进技术”与“外形设计,整体工艺性”上。国产车唯一得到一致公认的优势,是“便宜,性价比高”。

在当初进军汽车市场时,为了尽快站稳脚跟,大多数自主品牌普遍将市场切入点放在了当时合资品牌没有涉足的低端市场,性价比成了自主品牌最大的卖点。然而这种“短平快”的“前三板”打法,在迅速打开市场的同时,也在消费者的第一印象中留下了低质低价的印象,为日后向中高端的转型造成了困扰,导致在向高端上游迈进的征程中,总是难以摆脱“推新、降价、再推新”的怪圈。

“我们认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军团在进军中高端市场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产品价值和品牌价值不对称。”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说。而在上述的问卷调查中,有61%的网友认为国产车现阶段首要应该做的,是“提升品牌价值,完善品牌理念和体系”,其次是“革新技术,改善质量,完善服务”。只有做好了这两者,才有可能“开拓中高端市场,实现多元化发展”。至于“自主品牌何时成为世界汽车产业领导者”, 受访者的答案是“在技术和理念落后的前提下几乎不可能”。

有业内专家指出,国产汽车的高端之路要靠走不靠跑。就目前而言,民族品牌进军高端市场,面临着许多困难。一是新品牌的市场认知度不高,不仅要重新投入巨量的资源进行推广,同时也需要推出在性能、品质、档次等各方面有明显优势的产品,这对产品研发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二是新品牌的推出,从内部经营管理到渠道建设,再到上下游供应商资源整合等,都呼唤一个新的整合。这必将骤然提高运营成本。因而若要打造高端品牌,企业就必须做好放弃短期利益的准备,脚踏实地地增强自身软硬实力,方能实现汽车产业的自主强国之梦。

责任编辑: 张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