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下调后, 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也调降了。1月20日,新一期LPR出炉,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较上一期分别下调10个和5个基点。1年期LPR降至3.7%,5年期以上LPR降至4.6%。目前,LPR已逐渐替代贷款基准利率成为贷款利率定价的“锚”,LPR下行将带动企业融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降低。
为何下调
据了解,金融机构发放企业流动性资金贷款等利率定价一般参考1年期LPR,即投放短期贷款一般参考1年期LPR。发放中长期贷款,比如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等,利率定价期限比较长的是参考5年期LPR。自2020年4月创下启动LPR改革以来最大单次降幅之后,5年期以上LPR在此之前已连续21个月未变。
今年以来,央行强化跨周期调节,加大流动性投放力度,推动1月17日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和7天期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均下降了10个基点,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也相应下行。有不少专家就此认为,新一期LPR跟降是大概率事件。
“LPR报价行报价时综合考虑自身资金成本、风险溢价和市场供求等因素,LPR会及时充分反映市场利率变化,引导企业贷款利率下行,有力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应习文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当前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依然偏高,存量贷款的还款压力也偏大。受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实体企业经营压力增大,融资成本和债务压力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本次降息,一方面可降低新增贷款的成本,另一方面存量的浮动利率贷款可以通过调息减轻债务压力。
伍超明进一步分析,调降LPR是央行利率机制传导顺畅的必然结果,也是发挥逆周期政策缓解“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作用,助力积极财政政策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此外,还是稳预期和稳定信贷需求。当前我国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等利率,参考的是5年期LPR。此次同步调降5年期LPR,一方面有助于降低企业的中长期贷款利率水平,提高企业的信贷需求;另一方面将起到稳预期的作用,支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落实稳地价、稳房价和稳预期要求。
央行日前明确,2022年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更加主动有为,更加积极进取,注重靠前发力。
有何影响
LPR调降将带来哪些影响?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LPR的变动对所有行业都有影响,是总量性、普惠性的。
由于5年期以上LPR与房贷挂钩,其变化也必然与房地产市场调控息息相关。在各类调控政策的作用下,目前投资性和投机性的购房需求已得到遏制。伍超明分析,降息对信贷需求的刺激,有助于银行信贷业务的扩张和业绩的改善,更好地实现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对房地产行业来说,LPR的降低将有助于房地产行业预期的修复和稳定,助力房地产销售面积和投资增速的企稳回升。
“对于个人来说,由于5年期LPR下调了,意味着房贷利率的下调。对于新申请房贷的居民来说,新贷款合同的利率将参照新的LPR进行加点。而对于存量的房贷,如果是浮动利率,且执行的是目前较为普遍地按自然年调息,则需要从2023年1月1日起才能享受降息带来的利息支出变化。”应习文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LPR利率的下降,未来是否还有降息的空间?“当前货币政策确实有靠前发力和前瞻操作的考虑。2022年后期经济可能面临较大压力,尽管目前还没太多具体数据显现,但货币政策已经前瞻性启动了。”应习文表示,未来不能完全排除一季度再次降息的可能。如果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加剧,房地产风险扩散,或是CPI、PPI出现大幅下行等,仍会显著增加继续降息的可能性。
据中信证券统计,2008年以来的几轮货币政策宽松周期中降息的操作,降息次数最少为2011年12月-2012年7月的宽松周期中的2次,最多的是2014年11月-2016年3月的6次。从降息操作的时间间隔看,降息周期启动后,多次降息之间的时间间隔在1-3个月之间。
刘国强表示,当前经济面临三重压力,稳本身就是最大的进,进要服务于稳,不利于稳的政策不出台,有利于稳的政策多出台,做到以进促稳。简单来说,当前重点目标是稳,政策要求是发力。“要推动企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继续发挥LPR改革的效能,切实维护存款市场的竞争秩序,稳定银行负债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