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人物访谈 > 盘点上半年车市 命途多舛"快跑后的暂歇"

盘点上半年车市 命途多舛"快跑后的暂歇"

大家车网 2012-07-13 19:00 来源:现在网-长江商报 作者:

 在一个励志人物故事中,主人公注定要经历命运的曲折和坎坷,最终走向辉煌。

 和此类似的是中国车市,它注定在每次取得成绩后,面临新的挑战。去年中国车市还在高速发展,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车市,而今年上半年就遭遇命运的曲折。

 先是政策调整。从北京摇号上牌限购汽车开始,到节能补贴到期后的政策走向,都对车市带来利空影响。而市场终端的反应更激烈,上半年车市从3月开始同比增速急剧下降,至6月份连续4个月走阴,车市目前已经开始出现负增长,政策对车市的调控可谓立竿见影。

 接着遭遇天灾人祸。日本地震对全球车市带来影响,而对中国车市的巨大影响也无异强震。但天灾仍可拒,人祸的发生就令人愤怒——当锦湖轮胎质量问题接连被曝光,当事人仍旧拒不承认,由此带来的轮胎企业信任危机,开始蔓延到整车企业并进而让中国车市蒙羞。

 面对转折点,中国车市当然不会退缩,各车企开始寻求突围。比如萨博与华泰的闪婚闪离,虽然被称为闹剧,但也表达了做大的意向。比如奇瑞和斯巴鲁的地下爱情,虽然现在仍不敢公开,但这是自主品牌在追求做强的尝试。而最终抢得先筹的是大众汽车,利用最早在华合资的优势,大众顺利扩建工厂,实现其华南战略的布局。另一方面,众多车企高层也频繁“换血”,其目的显然是求变求新,希望继续完成破浪前行的使命。

 在新车推出方面,虽然市场出现败退,但新车登场亮相的步伐依旧。根据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上市的新车约在30款,其中还不包括许多小改款车型。虽然新车的频繁上市没能改变车市上半年的命运,但有了这些中坚力量,车市就拥有继续前行的资本。

 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虽然有些人相信宿命论,但对中国车市而言,它的命运最终仍旧是曲折向上的趋势。所以,面对上半年的曲折,我们认为这只是发展中的一个坎,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后,对汽车社会突然到来所表现出的暂时不适。在市场蛋糕依旧会做大的趋势下,中国车市上半年多舛的命运只是暂时的脚步停歇,当整个中国社会开始适应汽车带来的生活改变后,中国车市前途仍旧光明。

 所以我们相信,走过去,前面将是一片蓝天!

 在宏观调控成为今年中国经济运行的主旋律后,中国车市上半年再次上演政策市剧本。

 从北京摇号上牌限购汽车开始,到节能补贴到期后的政策走向猜测,都对车市带来利空影响。而反映到市场上,上半年车市从3月开始同比增速迅速下降,至6月份连续4个月走阴,到目前出现负增长,政策对车市的调控可谓立竿见影。不少人士表示,中国车市对政策依赖性太过强烈,起伏变化太过明显,这对市场良性发展与循环是好还是坏呢?

 由于交通拥堵等原因,北京自今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限购措施,每月只供应2万个牌照。随后北京车市应声而落,大量经销商开始倒闭,汽车行业从业人员开始跳槽。

 随后广州、南京、杭州等全国不少城市相继传出对汽车实行限购的风声。在湖北武汉,7月1日正式开始实行ETC收费,而这也被当地消费者认为是当地政府为解决武汉交通拥堵,实行的变相限购汽车的政策之一,因为ETC收费显然高过以往的路桥费,这将对车市消费信心带来不小的打击。

 记者点评:北京作为首都,虽然交通拥堵现状急需改善与解决,但由于首都的示范效应,当北京市开始实行摇号上牌后,这也是被指成继购置税优惠政策退出之后,政府从鼓励到抑制汽车消费市场发展的转折点。随后车市的走向调头向下,在本应丰收的3月开始出现增速放缓,到5月已经开始负增长,政策的调控非常明显。而从未来趋势看,控制大城市车辆已是趋势,作为车企,应该到二三线市场挖掘机会。

 去年6月份,财政部联合工信部等部门,安排120亿元专项资金,按照每辆车补贴3000元的标准,对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小排量车进行补贴。而从去年至今,工信部共推出了6批可享受节能补贴的车型,共有427款车型满足条件。

 根据统计,从2010年6月至2011年1月,共补贴了209万辆,按照这样的速度推算,在6月底,节能汽车专项补贴资金将全部花完。这也引发市场对节能补贴是否退出的关注。但6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表示,相关补助标准有望提高10个百分点。

 记者点评:作为去年底相关鼓励汽车消费政策退出后唯一硕果仅存的政策,节能补贴对自主品牌与小排量车的销售起到关键作用。但在相关部门没有发表任何消息的情况下,是谁在散播节能补贴政策退出的消息呢?当经销商均打出了促销的旗号:“惠民补贴工程进入最后倒计时”的时候,或许大家已经明白了市场的良苦用心。不过随着张相木的回应,曾经担心节能补贴政策退出的消费者应该可以放下心了。

 上个月,工信部正式对外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调研的函》,而这个调研函中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目前已基本完成”,再度拨动市场的心。

 从去年6月发布,新能源汽车国家财政部颁发“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方案”,然而,市场并没有给政策制定者回应,新能源车在各大试点城市尝试一年之后,尚无法寻找到如何形成产业化之路。据了解,去年国内新能源车型总产量仅为7000辆,私人购买100多辆。

 记者点评:新能源车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制高点已成共识,但在中国,新能源车受热捧是因为可以利用这个政策,为车企带来用地和取得贷款以及争取政府支持等好处,因此车企目前热衷新能源车是别有用心。而且目前我国发展新能源车各自为政的现象比较突出,因此,工信部发布调研函的目的显然是为了确定《规划》的具体实施方案和重点支持方向。不过,希望车企不要一拥而上。

 2011年上半年的车市命运多舛,除了政策引发的车市走弱外,不少事件的发生也让车市蒙上阴影。

 其中日本地震对全球车市带来影响,而中国影响尤其巨大。同时由于锦湖轮胎质量问题,也让轮胎企业引发信任危机,进而让车市蒙羞。不过这前两者如果只是车市的“天灾人祸”,中国油价在上半年屡次上调并且进入上涨通道,就是中国车市的长期之痛。

 3月,日本东部爆发9.0级大地震和海啸后,世界工业经历了另外一场地震。日本汽车厂商丰田、本田、日产等已有22家本土工厂停产,大量零部件供应商停工。日本本土的汽车产业,已陷入停滞状态;而中国大陆的日系车企,也陷入“大地震阵痛期”。

 地震影响迅速从上游往终端传递,从汽车企业“过渡”到消费者的头上。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已经有多家日系合资企业在中国减产或停产,终端货源紧张造成车价优惠减少甚至加价,或者提车时间无限期延长。另外,地震不仅对日本汽车企业的生产造成影响,就连欧洲或者北美等其他国家的汽车企业也受到牵连,因为日本先进的电子零部件是全世界汽车企业首选的零部件供应来源。

 记者点评:日系车企一直采取精细生产方式,对于零配件的生产供应向来也是周密核算,目的是为了压缩库存、减少资金成本。所以遭遇突发地震灾难后,立即引发供应链脱节。由于国内不少中日合资车企一些精密核心配件还需要从日本进口,所以当零部件供应短缺后,在华合资工厂正常生产受到巨大影响,其中东风日产、广州本田东风本田、一汽丰田等车企均被迫减产。

 2011年央视“3·15”晚会上,锦湖轮胎被揭露在轮胎制造过程中存在违规添加大量返炼胶,消息一播出,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3月下旬,锦湖轮胎发表道歉声明,并陆续召回了所生产的轮胎。但事情似乎在告一段落之时,锦湖轮胎又公开表示,锦湖轮胎此次的召回和更换的轮胎不存在品质问题。

 随后韩系轮胎另一在华企业韩泰轮胎也陷入质量危机。上个月,国家质检总局紧急发出风险警示通告,2010年第50周生产的规格为11R22.5 AH18的韩泰轮胎,用于中距离大中型客车,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容易引发爆胎事故,车主如发现轮胎鼓包、胎体内侧帘线外露、漏气等,应停止使用。

 记者点评:锦湖轮胎事件的曝光,让我们关注了除了锦湖轮胎本身更多的问题。由于目前国内轮胎现行标准是十年前建立的,随着汽车性能的不断提升,实际上国内相应轮胎质量标准已经落后,而锦湖轮胎因此宣称自己没有问题,很明显这是企业逃避责任的表现。同时轮胎问题也牵扯到很多汽车制造企业,消费者感到气愤的是,如一汽大众、长安福特等车企,为什么在轮胎选购时,不把好质量关?

 2011年4月6日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自4月7日零时起,国内汽、柴油最高零售限价价格分别上涨每吨500元和400元,上调后中国成品油价格再次创下了历史新高。这是2011年中国第二次上调成品油的价格。第一次是在元宵节刚过的2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把汽、柴油销售价格每吨提高350元。

 两次上调油价后,目前国内93号汽油平均价格已经达到每升7.5元,不少消费者惊呼现在国内油价是直接奔破10元而去。

 记者点评:在记者印象中,国内汽油价格只有上涨,从不下跌,这也让中国石油巨头声称的与国际油价接轨成为笑柄。事实上经过最后一次调价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汽车用油价格已经超过美国。市场人士担心,作为工业社会的血液,原油价格的上升可能进一步推升全球通胀态势,中国也正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输入型通胀压力。而油价上涨对车市而言,每次都是一个消费信心的打击。

 随着中国车市容量不断扩张,国外车企无不表现出强烈的入华愿望。而中国车企也想借船出海,于是在2011年的上半年,国内车市上演一出出热闹的悲喜剧。最让人吃惊的是萨博与华泰的闪婚闪离,随后也传出奇瑞和斯巴鲁的地下情。当国外的车企心急火燎的想进入中国车市抢滩,还是大众汽车先人一步,利用最早在华合资的优势,大众开始在华扩建工厂,实现其华南战略的布局。

 5月4日,华泰汽车突然宣布将与萨博签署合作协议。就在媒体们纷纷猜测这是一状什么婚姻的时候,萨博突然发布消息称将中止协议,而前后仅仅只有8天时间。又只过了4天之后,庞大集团又宣布牵手萨博,建立50:50的合资公司,在华销售、生产萨博汽车,同时又拉进来了另一家汽车制造商——青年汽车,一桩国内三角恋的闹剧就此上演。

 到目前为止,合资公司还未获得国内相关部门的批准,而萨博海外经济危机却是不断,停工、复产、又停工……萨博在华合资事件依然继续,萨博国内闪婚能否长久,萨博是否能度过自己的危机,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记者点评:有人说萨博是到中国找钱多的傻子来了;有人说庞大之所以这么性急要和萨博合作,是因为斯巴鲁要国产了;还有人说庞大要转型了,从汽车销售商转为汽车制造商……萨博事件在国内轰轰烈烈地上演着,到现在还冷不丁的出一条消息刺激一下我们的神经。然而在这个喧闹的买方卖方的市场里,为的都是赚钱、不亏钱、还钱,还有谁会在乎萨博这个多少车迷所向往的增压鼻祖呢?

 5月底,有消息言之凿凿的称日本富士重工已原则上同意与中国汽车生产商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携手合作,共同在大连组建工厂生产斯巴鲁汽车,双方已经在关键条款上达成一致。

 在大连的工厂初期年产能将达到5万辆,后期将达到15万辆。生产的车型方面,首款国产车型或为一款全新车型,预计为SUV车型,定位低于森林人。在正式合作之后,奇瑞与斯巴鲁将组建新的销售网络,“会选择有实力的奇瑞经销商加盟新网络,进行双品牌经营。”而到目前为止,奇瑞和斯巴鲁双方均未正式对此事发表官方声明。

 记者点评:对于斯巴鲁国产,从去年年底就开始消息不断,与之合作的国内厂商更是曝光了数家。近日的消息让大家对斯巴鲁的“另一半”不再有什么猜想,但是斯巴鲁将国产什么车型成为了另一个关注的话题,究竟是畅销车款森林人还是传说中的XV?记者认为,什么车型不重要,如何让国产的车型和进口车型保持原汁原味,才是更多的斯巴鲁迷们消费者所关心的。

 6月底,大众汽车宣布在佛山投资建设的新工厂正式获批,大众汽车将按计划在中国建设两个新工厂。而这其中一汽-大众佛山工厂从签协议开始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据悉,一汽-大众佛山工厂将要投产大众和奥迪品牌车型,实行双品牌运作。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到2013年8月,首款佛山产的代号为“F-11” 大众车将有望下线,到当年年底,另一款代号为“W-66”号奥迪品牌的车型也将正式下线。据这位人士透露,大众车型,就是大众高尔夫7代,而另外一款奥迪品牌车型,应该是奥迪Q3或者A3。

 记者点评:大众从来都是所有消费者所有媒体关注的焦点,大众的一举一动更是经常登上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原因很简单,作为最早一批国产的合资车型,捷达、Passat这些大众车带给我们太多的惊喜和信赖,而在几十年过去之后,大众汽车是否能够依然真正为大众考虑,成为大众心中的大众车呢?业内传言,这次一汽-大众佛山项目虽然是大众华南战略的重要布局,但其借新能源车扩张,而另有企图的阴谋,也让业界对其颇有微词。

责任编辑: 张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