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人物访谈 >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我为何能买下沃尔沃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我为何能买下沃尔沃

大家车网 2012-07-13 15:28 来源:新华网 作者:

2日,沃尔沃资产交割完毕,李书福出任沃尔沃轿车的第一任华人董事长,中国诞生第一家跨国汽车集团、拥有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名车品牌,中国民营制造业完成了迄今为止最大手笔的海外并购。

不过,无论是对吉利还是中国,这种拥有仅仅是法律上的一个开始。李书福为什么一定要豪赌沃尔沃?沃尔沃到底看中了吉利什么?中国靠花钱能复制出属于自己的沃尔沃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李书福。

沃尔沃选择的是吉利,还是背后的中国市场?

记者:沃尔沃有80年历史,年销售额是吉利的近10倍。这两年来,吉利收购沃尔沃的一举一动,都免不了招致嘲笑、质疑和诘难。即便是大功告成,你是否仍然无法消除这种怀疑:沃尔沃选择的其实不是吉利,而是吉利背后的中国市场?

李书福:沃尔沃到底看中了吉利什么,我举一个例子。福特有庞大的律师团,协议有几万处修改,整个并购的过程非常艰苦。

在谈判的关键时刻,福特一位高管支持我们。他十多年前担任波音公司总裁时,跟吉利打过交道。吉利汽车最早的注册商标其实是“波音汽车”,结果遭到了波音公司的抗议。

尽管商标是合法的,但出于对波音公司的尊重,吉利还是无条件放弃了。这个小小的商业摩擦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觉得吉利虽然不起眼,却懂得尊重国际通行的商业文明。

吉利要买沃尔沃,的确是太难了,2007年我们就向福特提出了申请,人家根本没有理睬。但是中国有个政策很好,海外并购都要在发改委备案,不允许自相残杀。沃尔沃认识到要走出困境,眼下最大的机遇就是借助中国市场。所以回过头来看,当吉利在发改委备案时,沃尔沃如果要选择中国,就只能选择吉利。

福特出售沃尔沃,不是一卖了之。如果最终企业垮了,福特也要承担社会责任。为什么那么多国家的竞购者一个个出局,因为别人来竞购,目的是消灭沃尔沃,财务投资公司的目的是将其转手变现。

沃尔沃看中吉利什么,一是吉利背后的中国市场,二是吉利的商业文明,三是吉利的民营企业性质。可是完全靠民营企业他们也有担忧,所以吉利也同一些国有企业进行合作。

“消化沃尔沃这件事,靠我一个人做不了”

记者:沃尔沃的技术、品牌和商业渠道,现在是姓“李”了,但这不过是法律和商业上的归属。沃尔沃的核心竞争力,沃尔沃的思想、眼光和智慧,也姓“李”了吗?花钱买来的“儿子”,能变成“亲儿子”吗?

李书福:如果不是因为核心技术,谈判双方这么寸土必争干什么?也不用谈得这么艰苦了。

把沃尔沃的东西变成中国人自己的东西,也许是痴心妄想。但是如果不把技术、品牌这些核心的东西先买下来,我们连妄想的机会也没有。我们的汽车产业跟世界上的差距,是赤脚的在追穿鞋的,20年之内肯定追不上。没有别的办法,我们不是有钱了吗?那就先收购再说,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怎么转化为中国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的想法,一定要让沃尔沃在中国落地生产,否则就变成了纯粹的财务投资。只有落地,才能提升技术研发人员水平,培育汽车零部件企业。但沃尔沃的技术,的确太尖端了,它的实验室在研究的是撞不死人的汽车,零排放的汽车。消化吸收这些东西,靠我一个人做不了,靠吉利一家企业做不了,要依靠国家的力量。比如沃尔沃在中国生产基地的布局,这应该是由国家层面来考虑。

在吉利和沃尔沃的关系上,吉利不是要表面的沾光,而是要真正学到人家的精髓。福特收购沃尔沃,是把他当“儿子”,所以没搞好,吉利是把沃尔沃当“兄弟”。吉利将来会考虑少量运用沃尔沃技术,因为吉利是大众化车型,用不着太多世界顶级技术,还是要保持沃尔沃在技术上领先。

“我从来就没给自己留过退路”

记者:从当初一文不名到现在坐拥港股300亿元市值,即使不做并购沃尔沃这件事,你也非常成功了。但是现在吉利集团一年的销售利润,连养活沃尔沃的员工都不够,随时可能把吉利拖垮,把你一生心血都赔进去,你不觉得这是一场没有退路的豪赌吗?到现在为止,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也没有太多成功的范例。你有没有想过,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李书福:如果是为了钱,我就不会来造汽车。2002年我就动了沃尔沃的心思,想把它买下来。那个时候吉利才刚刚拿到小轿车“准生证”,一分钱销售收入都还没有。已经投入20个亿,我早就把全部身家性命都搭上了。

我还在开冰箱厂的时候,就将自己的车拆掉让工人仿造。当时想造的是中国自己的顶级汽车,打造一个像沃尔沃这样受人尊敬的企业,所以一开始才会注册波音汽车的商标。

吉利买沃尔沃这件事,就是我多年的梦想。但另一方面,我们也是被现实逼到这一步的。中国的汽车竞争太惨烈了,如果不能尽早进入产业分工的更高端,迟早是死路一条。所以吉利如果还想生存下去,只有海外并购这条路可以走。用资本换时间,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在我们前面走出去的企业中,联想迈出了惊险的一步,悍马的并购是流产了。但不管多少次失败都不能否定一个共识,那就是融合、并购带来的多元化恰恰是产生伟大企业的摇篮。文化差异本身是好事,善加引导能产生混血的聚变。人类如果只在族群内部通婚,生出的是痴呆儿。我想企业也是一样。(新华网 郭献文、章苒)

我要评论(0)

相关专题: 吉利收购沃尔沃

责任编辑: 吴舟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