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1-09-27 11:10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 作者:
沃尔沃的新诉求:尽早国产 提高销量增速(2)
比如S60上的空调控制,中控台上有个人形的按键,你要空调头多一点就按那个人的头,要脚多一点就按那个人的脚,这个从设计理念上来讲很容易调。再好的技术一定要使用方便才好,这款车很多人的反映就很好,我开着车的时候,调空调非常简单。
“不是卖不出去,是供货有问题”
《汽车商业评论》:沃尔沃全球上半年形势很好,中国有一点不完美,我们全年目标是6万辆,半年目标没有达成,原因是什么?我们会不会有什么调整?
沈晖:其实,我们没有说过6万辆的目标,对外没有讲过销售目标,我们在中国跟我们原来想象的差不多,目前很多车不是我们卖不出去,而是供货有问题,包括我们几款卖得好的,从欧洲过来的车,长安福特马自达是我们的代工合作伙伴,我们合作还是愉快的,但是它自己的车目前也是产能不足,从我们角度来讲也是在产能上,不管是欧洲进口的还是代工的都是产能不足。
过去很多年福特一直处于裁员、压缩产能的状态,现在我们好不容易把它扭转过来,大家求发展。但是,汽车行业有个特点,不是说今天产能投资,明天就能有回报,可能我今天投下去,6个月、一年以后才能达到产能要求。
产能现在肯定是对我们压力比较大,希望我们中国的国产化项目可以在2013、2014年就能转入正常,其实2013、2014年已经是紧了,一般来说,你看我们竞争对手建工厂、投产都要2、3年,这是起码的,我们一交割就紧锣密鼓地准备了很多工作,前期的工作都做得很充分,现在就等中国政府的最后审批,我们就可以全力地推动我们的国产化。相信我们的国产化工厂建好以后,产能问题就完全可以解决了。
其实,我们目前对中国的发展整个还是比较满意的,但还有很多地方我们可以提高,速度可以做得更快,但是汽车行业还是有一个自然规律的,产能也好,新产品也好,我们只能在目前的基础上做到最好。
“100%拥有它的是一家上海公司”
《汽车商业评论》:您提到国产化落地,沃尔沃现在是一个独立公司、外国公司,按照中国汽车产业政策,我们要国产化必须要有合资公司作为依托,这是不是意味着沃尔沃必须找一个合作伙伴?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沈晖:这个现在跟国家在探讨当中,国家也给我们出了很多主意,因为以前政策它没有考虑到我们会产生这种情况,其实沃尔沃在法务结构上,它上面一家公司是上海的,严格讲我们也不算是外国公司,瑞典汽车有限公司是在瑞典注册的,但是100%拥有它的是一家上海公司,上海公司上面可能还有一个北京公司,所以你说我们是北京公司也可以,说我们是上海公司也可以,说我们是瑞典公司也可以。
因为这是一个很正常的法务结构安排,那么国家当然很支持我们,同时它也不想违背它已经操作这么多年的一些办法,目前我们还在最后的探讨当中。我目前还不能讲清楚,我们有好几个方案,我估计在2、3个月之内可以定下来、批下来。现在我不方便讲太多,免得说了,回头怕各位说“哎我觉得另外的方式更好”,那不是……呵呵。
我们这条路肯定是走得通的,当时我们去并购的时候国家也很支持,说如果并购了以后不在中国落地,那这个并购就没有意义了。那你说这个并购对吉利来说也没有意义,对中国汽车工业也没有意义,对很多都没有意义。所以国家批我们去并购其实落地是肯定的事情,但是肯定要按流程做,按正规的审批流程,我们该提供的文件、该去的不同部门都要去的。
我们现在正处于所有文件都准备好,各个部门都在跑,国家也很支持,告诉我们什么是正确的方式可以拿到落地的资质。
独立国产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沈晖:对,那肯定的,但这个不能说独立国产,因为你怎么看这个独立国产,肯定我们要从沃尔沃的利益最大化来实现这个,我们跟人家还是不一样,人家毫无疑问,你必须要合资,合资以后,比如双方合作伙伴吵来吵去,那我们只要利益最大化,对沃尔沃有好处的,我们都有很多办法,也不违反法律、也不违反产业政策。
“两边都是一期12.5万辆”
《汽车商业评论》:大庆、成都两个工厂是怎么样规划的,现在进行到什么阶段?
两边都是一期12.5万辆的规划产能,现在这两个项目都在走流程,董事会已经批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国家什么时候会批下来,这个影响开工日期。对我们来讲最好是同时,我们希望两个齐头并进,因为两个基地产品是不同的,不是竞争关系。
各12.5万辆的产能是怎么设定的?
产能是根据我们的产品规划设定的,先规划产品,市场需要哪些产品、可以卖多少辆,又考虑到四大工艺里有些工艺不能投太大或者太小,有些工艺比如说总装是可以滚动的,先装个10万,需要的时候再装个10万是可以的,但是喷漆车间是不行的,最低要投个15万,你就得投15万,不能滚动发展的,再投就30万了。所以是考虑各方面因素来规划的。
1 2 3
责任编辑: 孟飞林
上一篇:卢敏捷谈塑造一个感性的奥迪 | 下一篇:专访别克市场营销部部长施弘:理性面对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