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人物访谈 > 付于武:合资自主品牌是充分利用游戏规则

付于武:合资自主品牌是充分利用游戏规则

大家车网 2011-07-13 15:59 来源:腾讯汽车

付于武:合资自主品牌是充分利用游戏规则(3)

[导读]7月11日,腾讯汽车专访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付于武先生。付秘书长就中国汽车行业入市十年来的变化等话题回答了腾讯汽车的提问。

汽车人才的匮乏将是中国汽车最大的挑战

腾讯汽车

:我也听到有一些业内的专家说,市场换技术可能换了最多的不是技术,而是把我们的人才团队给培养起来了。比如说宝马奔驰他们会在中国建宝马学院或奔驰学院,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付于武:因为我本人还兼任人才研究会的会长,人才的问题现在越发突出,因为汽车的产业链很庞大,对人才的需求特别的旺盛。而且这个需求是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你的企业管理缺,科技人缺,蓝领的人缺,研发的人员也缺,制造者缺,售后还缺。所以我们有一个想法,现在的状态是,极度的匮乏,极度匮乏引发拆东墙补西墙,墙上有洞,就是你人少嘛,那你挖我我挖你。对人才的问题,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满足我们快速发展汽车行业的需要,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其实我觉得中国汽车,世界汽车发展,一是资本、第二是技术、第三是人才,这三个缺一不可。所以人才的问题现在是非常大的问题。在这些方面怎么去办?还真得是要有很好的研究。你比如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怎么能够更快、更多地培养出行业需要的人才?这是很大的一个问题,是吧?那比如我们的工程是不是继续教育?怎么能更好地满足产业发展。

第三,你怎么能够有这么一个文化,就是鼓励创新、宽容失败。鼓励人员成长的这么一个机制,这也需要研究。所以人才的问题我觉得应该是各个行业特别关注的问题。今年我们汽车工程学会和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在人事部、教育部的支持之下正在搞一个调查报告,做一个“十二五”的汽车人才规划,我觉得这个就是我们的目标。总而言之,我们的团队,我们的人才,未来在“十二五”期间是我们最大的挑战。

还有一个国际化的,今年的速度稍微下来了,但是汽车长远的,或者一段时间长远的发展,这是不容怀疑的,还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能我们达到4000万辆,也有人估计会达到5000万辆,所以它会有相当多的出口,有国际法的问题,所以我曾经给一些企业建议,我说你现在不能够大力开发,现在就出发盲目建厂,进入国际市场,一是我们产品本身没做好,但是我们符合这样国际化的人才也不多,投资带有盲目性,你是不会成功的,所以人才的问题可能要举社会之力、行业之力,来共同对待。

腾讯汽车:您刚刚说的咱们成立了一个小型纯电动车的联盟,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哪些企业参与了,还有咱们主要的方向是什么?

付于武:这主要还是产学研,有几所大学,包括吉林大学、清华大学、一汽、东风、上汽这样的企业。

腾讯汽车:主要是国企吗?有没有比亚迪?

付于武:吉利就是民企,比亚迪也在,也是跨行业、跨学科,因为现在的电池技术、电动车的技术支撑或满足小型汽车,特别是乘用车。

腾讯汽车:小型的具体指的是多大排量的?

付于武:应该讲一升,排量一升以下。

腾讯汽车:那就是对这个发动机这方面有限制,它的尺寸什么的?

付于武:对,因为就是小型车嘛,可以这么讲,我们以轿车,夏利一升,还有微型车这样的,这么大的。

腾讯汽车:是针对城市还是农村市场的?

付于武:城市,不是指的低速电动车,也不是指的下乡的电动车,而是指乘用车,像mini cooper那样的。

腾讯汽车:最高时速可以达到多少?

付于武:应该能达到120、130。

腾讯汽车:现在这个联盟有没有新的成果?

付于武:联盟已经组建了,核心问题还是电池技术,透过联盟大家能找到一些共性的东西。

腾讯汽车:我之前也听到有一些零部件厂家,特别是电池的厂家,觉得国家对纯电动车的补贴,是不是应该直接给电池的生产厂家?因为他们承担了这里边很多研发的成本,您是怎么看这盲从的问题?

付于武:我觉得是应该有道理,就是电池,实际上电动车的问题关键还是电池,对电池企业,生产企业在研发上应该国家导入一些企业,我是同意的。

腾讯汽车:那可行性呢?你觉得。

付于武:不是不可以,但是因为科技部这个,还是指的主要是研发的投入,而不是产业化,我们的纯电动联盟会考虑到电池企业研发的投入。

腾讯汽车:这里边,联盟里边有电池的厂家?

付于武:有。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腾讯汽车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腾讯汽车)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1 2 3
共 3 条3/3首页 上一页 1 23下一页末页

责任编辑: 杨小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