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一汽大众“高举高打”新速腾 望占领市场

大家车网 2012-05-22 11:12 来源:腾讯专稿 作者:

在不久前举行的新速腾发布会上,有几个看点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第一,一汽大众发布新车投入的力度,在三亚的海滩上搭起了巨大的场地;第二,新车的价格,顶配的新速腾价格超过18万元,比一些中高级车尚要贵出2万;第三,雷人的广告,在这个广告结束时,女主妇用锅底敲击了男主角的脑袋,误以为他乱花钱来着。

这样一款重磅车型就在这样欢闹的气氛中亮相,真的是很有意思。

2006年上一代速腾亮相时,在紧凑型这个细分市场大众拥有的产品并不多,朗逸、明锐、新宝来都没有上市。彼时在这个市场打拼的只有上一代宝来和捷达,它们可说是超期服役很久。因此,速腾当时进入这个市场后,销量爬升的很慢,因为大家对紧凑型中的高端市场领悟的不是很深,对价格的接受度不够。

速腾当时就肩负着重新定义一个细分市场的重任。由于进入中国时间很长,大众很多产品在某一个细分市场都起到了“下定义”的作用。比如普桑、捷达、奥迪A6、奥迪A4、帕萨特等等。下定义的姿态可以说延续至今,新速腾就是要给这个细分市场再下一次定义,再拔高一个档次。

由于车型日趋丰富,现在每一个细分市场的品种都不是那么简单分类的。比如Mini、Smart、500等车型,他们的价格堪比中高级轿车,但是大小却只有A0级,这部分市场需求,显然要逐步去满足。

应该说,大众是看重这种趋势了,按照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汽车研究所报告显示,大众集团每辆汽车平均赢利683欧元,利润率仅为4.9%,在德国车厂中排名最后,但该集团在华销售汽车的利润是1000欧元,比集团平均利润高46.4%,利润率为7.2%。

在华销售的利润如此之高,原因有几个方面:首先量大,各种成本就降低了;此外,国内大众品牌的竞争对手还没有那么强,大众可以获取的品牌溢价高。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理论,一个企业参与竞争,它的战略无非3种,成本优势、差异化和寻找缝隙。最后一种战略适合中小企业,不符合汽车企业。因此,对于一汽大众来说,实际上就是两种战略选择,要么拼成本、要么拼差异。

成本,应该说“中国制造”的优势正在丧失,不管是劳力、原材料、水电煤等,价格都在上涨;所以,大众从提出“2018战略”以来,走的路线就是差异化战略。它突然发现自己的品牌溢价能力比其他厂商更高,可以在定位上有所调整。

因此,与其他合资品牌,打出“合资自主”牌,意图“下压”的动作不同,大众则是不断往高定位,力图把自己与竞争对手彻底区隔开。在每个级别上,成为“高人一筹”的品牌。这不仅得益于,大众在低端市场有最好的耕耘(桑塔纳和捷达),也是大众产品线丰富的结果。

“更高一筹”的产品定位从新迈腾、新帕萨特上市,意图已十分清晰。不过现在,通过新一代速腾,大众要把战略往紧凑型这个领域来推进。事实上,检验大众“差异化”成败的关键一仗就是新速腾。毕竟中高级车的价格宽容度大,价格定得高有人买账;但紧凑型是家用轿车的主战场,几乎没有公商务的需求,再定这么高,一汽大众必须全盘思考这个定位的支撑体系。

比如品牌形象的打造、广告的设计、配置的增减等等。起码从当天我看到的情形,这个定位和这场仗都不好打,紧凑型兵家太多,对于一汽大众来说,高举高打能否啃下这块市场,还有待2012年底才能见分晓。

关键词:速腾   责任编辑: 杨小枫

分享到:
速腾 2012款 1.4TSI 自动旗舰版 实测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0-100公里/小时) 实测油耗(L/100公里)
9.42 秒 40.83 米 0.00 L
总评分数 8.7分 测试文章:

评测编辑:林夕

9分

新一代速腾重点提升日常使用便利性,驾驶感受更加沉稳,各项性能均衡,尽管各种降低成本的做法令很多消费者难以接受,但论日常使用的综合性能还是一款非常称职的家用车。

评测编辑:陈真强

9分

速腾的转型又一次证明企业存在的基础是利益。我们可以对各种减配嗤之以鼻,但也别因此忽视了它在实用性方面的提升。

评测编辑:张丽

8分

速腾终于迎来了这一次换代,并且这次是彻底的改变,过去那个标榜着运动的紧凑型三厢车标杆产品已经向沉稳、家用化发展了,当然遭到质疑的不止这点,减配问题也是让国内用户无法接受的,甚至我们可以说新速腾已经不再像是一款德国车了。虽然是议论纷纷,不过从实际表现来看,新速腾似乎没有过分的影响日常使用,家用车而已,我们不需要在纠结什么,你接受或者不接受它都已经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6分以下:不做推荐 6-7.9分:合格产品 8-9.2分:优秀产品 9.3-10分:强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