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研究 > 合资自主新动向 或成为自主品牌杀手

合资自主新动向 或成为自主品牌杀手

大家车网 2012-03-01 10:10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 作者:

合资自主对中国汽车工业究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推动抑或阻碍?我们应该担心还是害怕?答案已经显现

在2011年的中国汽车市场上,多了两个之前从来没有过的品牌——理念和宝骏。在未来1-2年内,至少还有8个这样的品牌将被推向市场.

他们都是合资企业推出的合资自主品牌。合资企业推合资自主如今已成为硬性任务。政府推出这种措施的初衷人所共知:在原有的合资模式下,中国汽车业根本不能从外资品牌身上学到任何真正的技术。

于是,要求合资企业发展新品牌、开发新车型,从2009年起成为中国政府对所有进入中国的合资企业的要求。随后,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日产、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东风本田、长安福特、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微博)等合资企业纷纷发布了合资自主的意向。

这种合资自主对中国汽车工业究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推动抑或阻碍?人们争论不休。普遍的意见是:它势必成为真正本土汽车自主品牌的有力竞争者,或者是杀手。

《汽车商业评论(微博)》一贯的意见是,这种推论有一定道理,但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合资自主不能一概而论,必须做出更进一步的分析。

理念样本

先看广汽本田的合资自主品牌理念,它从2008年4月发布到2011年上市,可谓占得先机,赚足眼球,但至今看来并不成功。

我们仔细分析其诞生的原因,相信提升自己本身研发能力的帽子不过是一个耀眼的幌子,更真实的原因是由于本田本身车型比较少,本田已经没有更多产品留给广汽本田。在这种情形下,广本才决定研发一款针对中国市场的车型。

这种合资自主注定是权宜之计。

合资自主作为合资企业产品线的重要补充,从商业角度来看,这种战略是正确的,但在具体运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合资自主品牌同合资品牌同样看待,至少在品牌定位上不能有高低区隔。否则,合资自主的未来发展肯定不能获得突破,如同当年上海通用将雪佛兰品牌定位在别克品牌之下一样。

但是一般而言,合资公司的外方却常常并不愿意扶植一个自己只有一半控制权而且还可能和自己竞争的品牌;同时,一个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双品牌运作需要大量资源,外方优先考虑的总是自己的品牌。

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朱福寿认识到了这一点。他在2011年岁末说:“因为外资品牌不可能从战略上去推动合资自主的发展。还有一个问题,一个企业维持两个品牌、三个品牌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从这个角度来看也是不经济的。”

2011年4月正式上市的理念S1可以说部分验证了这一点。这款车从造型、成本以及投入的资源上来看,都存在着巨大的不足,由此上市9个月,2011年理念S1共销售23915辆,平均每月不到2700辆。这可以说是一种失败,也能让很多担心干儿子(合资自主品牌)灭了亲儿子(本土自主品牌)的人松了一口气。

他们认识到:原来这类合资企业这样推合资自主不过是拾遗补缺,原来这类合资公司的外方并没有放弃将中国作为其全球代工厂的想法,原来这类合资自主只是一个策略性的应对政府硬性约束的方案,并不长久。

有雄心的宝骏

那么不需要拾遗补缺的合资公司怎么办?

我们看到,不得不做的结果是,四个旗下车型都非常齐全的合资企业——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不约而同地将合资自主锁定在新能源车上。

从表面上看,他们或许找到了合适的方向。毕竟新能源方面国际和国内技术都不算成熟,双方如果失败也不会对外方品牌产生影响,而如果成功了,这些技术同样可以被双方股东应用到各自的品牌中。

但新能源汽车毕竟不是当今中国汽车市场的主流,除了混合动力车型能够市场化之外,纯电动目前仍处在小范围的示范运行阶段。如此我们很难评判该合资自主的价值,以及它对自主品牌的帮助。

并且,一旦新能源车技术得以突破,合资企业首先发展的还是原来的外方品牌,资源也将重新倾斜到外方品牌,合资自主也就注定不能成为主流。

但是合资自主是否就能够宣告不过如此了呢?鉴于中国有各种类型的合资企业,所以现在并不能下定论,《汽车商业评论》认为,合资自主只有在一些大的合资企业制定战略性方案的基础上可能取得一些成功。如上汽通用五菱的宝骏

比广汽本田理念S1大约晚4个月,2011年8月,宝骏630上市。除刚上市的8月只有805辆之外,销量逐月提升,2011年共销售21854辆,2012年1月突破了9000辆。这不得不说开了一个好头。

原因亦很简单:上汽通用五菱将宝骏当成战略型合资自主,在研发上下了很大功夫,而且这家合资公司没有轿车品牌,宝骏的品牌形象不但比上汽通用五菱微面的形象高了许多,而且还将最好的营销资源匹配给了宝骏。

宝骏未来的走向如何,现在还不能完全断定,但是《汽车商业评论》认为,只要合资公司能够提供足够的资源用于合资自主品牌且不担心这个品牌冲击其原有的品牌,那么这样的合资自主成功的可能性就巨大,否则最多是锦上添花,难以形成气候。

接下来,不论是东风日产的启辰还是东风本田的思铭,以及其他合资自主品牌都将面临两种看得见的结局——要么是理念的命运,要么是宝骏的命运——关键在于其资源如何匹配。

豪华品牌下的蛋

要论合资自主有可能形成气候的品牌,除了宝骏还有类似华晨宝马要推出的合资自主品牌。

2011年9月,宝马CFO艾歇纳尔(Friedrich Eichiner) 在法兰克福表示宝马正准备与华晨汽车(微博)推出一个独立的新品牌。他表示这个品牌“完全是一个中国品牌,与宝马品牌毫无关系”。这该合资自主品牌赢得了独立的发展空间。

对于这样一个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研发的新品牌,宝马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宝马大中华区CEO史登科表示,“此品牌不是应景式过渡产品,我们有长远的战略性”,并派原华晨宝马市场总监邵斌专门负责合资自主品牌的运作。

《汽车商业评论》认为,作为豪华汽车公司推出的合资自主品牌,它的品牌定位一定比原先品牌低,彼此的市场即使放在未来也不可能出现交集,完全不同于一般的合资公司推出的合资自主品牌,那种品牌如果配置更多资源,未来是可能和外方母品牌发生竞争关系的。

尽管宝马中国和华晨宝马现在对该合资自主品牌的发展战略讳莫如深,但不论这个品牌到底定位如何,它都将对中国汽车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华晨宝马合资自主的首款车型为混合动力,这项技术对于宝马来讲已经比较成熟,在宝马7系和新华晨宝马5系车型中均有混合动力车型,2011年宝马还与丰田加强了在混合动力方面的合作。

新产品尚未发布,却引起了国内整车企业、特别是合资企业的关注。因为作为豪华汽车公司的自主品牌,它打击的可能会是非豪华的跨国汽车品牌,直接影响到的是中国A级车、B级车市场的竞争格局。

观致新模式

此外还有一种合资自主品牌值得密切关注,它甚至可能开创中国乃至全球汽车业发展的新模式。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成熟,我国已经“从原则上不再批复新的合资公司”,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陈建国告诉《汽车商业评论》,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合资公司“给外界一种错误的感觉就是只生产外资品牌”,中外双方花了太多的资源来宣传外资品牌,已经严重影响了自主品牌的发展。

于是在合资末班车之际,国家加紧了对新合资企业审批的控制,新合资的到来也带来了新合资自主形式的发展。而这轮合资自主不以自主品牌为主要竞争对手,目标还是传统的合资品牌市场。

在这轮新的合资自主形式中,有的只有合资自主而没有外资母品牌。除了正式挂牌的观致,正在审批的奇瑞斯巴鲁或许也将以这种方式出现,而据说捷豹路虎方面放出信息称,如果奇瑞路虎获批,会将捷豹作为陪嫁挂自主品牌车标进行销售。

2011年11月28日,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与以色列集团以50:50投资成立的汽车合资公司发布了首个品牌——观致(Qoros),同时合资公司名称由奇瑞量子汽车有限公司更名为“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这是中国第一个不生产母公司品牌汽车的合资公司,观致汽车拥有独立的品牌,汇聚全球一流的专家团队,整合了世界顶级的资源,第一款车将在2013年正式上市,按照董事长和总经理郭谦的要求,这款车将达到欧洲NCAP五星级安全标准,并将大量出口到欧美等发达国家。

这是前无古人的尝试,《汽车商业评论》乐见其成,相信整个中国汽车工业界也都乐见其成。

责任编辑: 林夕

分享到: